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吉利大学文化使者追寻汉字本源(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8-09 15:08   来源:

  2010年8月7日下午,在参观完殷墟遗址后,“2010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万里行” 的文化使者车队于中午14点30分抵达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当我们文化使者车队在前往的过程中,我们从不远处看上去,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金碧辉煌的建筑外观与错落雅致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足以显示人文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哲学内涵。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建筑效果,不仅隐含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在中国文明发展长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到博物馆正门口后,映入眼帘的是两只金色的“玄鸟”各立一边,造型奇特而夸张。经过玄鸟,就是“字坊”,它采用了甲骨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 从字坊通向主题馆干道两侧,由28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着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文化使者们从导游那得知,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在2009年11月16日正式开馆的,而中国文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主体馆高32.5米,作为我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不仅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更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脉络,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特别展览三部分:“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是基本陈列,5个展厅全面展示了汉字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一片甲骨惊天下”是专题陈列,展现了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特别展览部分是“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入藏文物集中展示了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字、简牍帛书、历代碑碣、汉字信息印刷术、汉字信息处理、少数民族文字等诸多内容。从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到开发出了汉字激光拍照系统的王选,再到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王永民……这些中国文字印刷和信息处理技术开拓者们的贡献和伟绩,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同样得到了展示。

  甲骨文这个名词对于各位文化使者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是能够近距离地仔细看一片一片的甲骨却机会并不多得。在一块甲骨上,文字并没有像在碑石上那样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如果不仔细找,有时甚至很难发现它们在什么地方。那些小小的文字,密密麻麻排成排,通常要用放大镜才能看的清楚。在龟甲上除了刻上去的甲骨文,还有毛笔字的痕迹。大概殷商时期日常的书写就是用毛笔的,只在占卜时才采用刻字的方法,以图永久保存。然而从甲骨文到小篆,从隶书到草书、行书、楷书,文字博物馆系统地介绍了文字发展的历史。

  这些文字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文字博物馆并没有用单一的方式展出,而是却充分利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作为展览方式。比如说用幻影成像展示的签订侯马盟书的仪式,用整个墙面大小的触摸屏展示的甲骨文等等。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类叫做“电子翻书”。电子翻书是在一个外形像书的基座上,从上而下投影出书的内容。翻书的时候要伸出手臂在书的上方挥舞一下。从右向左挥手书就翻到下一页,从左向右挥手书就翻到上一页,平添了很多读书的乐趣。

  整个展馆参观下来,文化使者从看到了从殷墟遗址到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三千年来的历史传承、从陶书到甲骨文我们文化使者看到了汉字的本源、从古老的印刷术到当代的电脑时代我们文化使者看到了汉字是如何传遍四海、从佉卢文到满文我们文化使者看到了40种少数民族文字,可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历史,通过文字的记录和梳理,其发展轨迹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而文字本身百态千姿的发展史。

  而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在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相信中国文字始终以其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作为中华儿女、作为吉利学子都应该成为中国文字起源、发展、演进的领悟者和传播者。

 

“孔子教学”雕像

参观学习中国文字博物馆

古代人在陶器上刻文字

中国古代印刷术展览

中国古代造纸术展览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甲骨文“

中国甲骨文“吉利”二字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化遗 博物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