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海》大展:揭示一段被湮灭的艺术史(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5-20 16:16   来源:

展览现场

  沪上最老牌画廊、经历了两次世界级经济危机的华氏画廊迁址淮海西路红坊艺术园区,并于近日举办开幕大展《文化上海——HWA’S关注的上海艺术家》,通过展示画廊十多年来独具慧眼的珍藏,揭示出一条几乎被美术史湮灭的艺术主线。

展览现场

  许多上海艺术家价值未发掘

  参加本次《文化上海》大展的有近百年来的上海四代油画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的代表性作品五十多件,他们虽然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但学术价值却未能在美术史上充分体现,更有不少人的艺术成就因种种原因,几乎湮灭于美术史册。本次大展,就是对于中国近百年美术史进行一次学术上的重新梳理,试图还原出这一条被湮灭的艺术主线。

  大展中,有中国第一代留洋油画家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他们和徐悲鸿并称为当时的海归派“四大天王”,他们在美术史上久负盛名,但与他们同时代,有中国油画艺术的先驱人物陈抱一、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关紫兰、唐蕴玉,中国最早留日学习西洋美术的画家关良、中国现代绘画事业奠基人之一吴大羽、留法与徐悲鸿等同窗的油画家周碧初、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重要人物王济远、中国第一个现代美术团体决澜社的发起人庞熏琹等等,他们的贡献并不亚于“四大天王”,但随着百年来的风云际会,他们名头被覆盖、湮灭,作品散落海外,因此极少有机会在内地展出。

  参加本次《文化上海》大展的还有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中与上海相关的杰出人物赵无极、朱膺等,他们师从第一代海归艺术家,本身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取得了全新的体验,画风与国际时尚同步。赵无极更于上世纪40年代赴法留学、创作,开创蕴含东方审美的抽象油画,成为国际抽象艺术大师。而第三代油画家中,有陈均德、陈逸飞、李山等,他们出道于六七十年代,身上既有苏派艺术的深刻影响,又在改革开放后锐意创新,其中,陈均德、李山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的现代艺术的实践者,李山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中国第四代油画家中,上海同样好手林立,周长江、申凡、王向明、孙良、王天德、丁乙、施勇、李磊、张恩利等,从各自不同的艺术走向,闯出了现代艺术的一方天地。

  希望给“上海艺术”正名

  本次大展主要是给上海艺术和上海艺术家正名。长期以来,上海和上海艺术家被淡忘于近现代艺术史,其实,西洋美术最早是通过上海开始传播进入中国的,通过第一代留洋艺术家将西洋美术引入中国,对中国现代美术起了奠基作用。由于这些艺术家大多追求艺术的本体特性,提倡唯美、纯艺术,在中国近百年的油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形成了一条纯艺术的审美路线。但是在大家熟知的美术史上,这条审美路线被淡化以至于湮灭了。而在近30年来,艺术思潮风起云涌,上海的艺术家仍然占不到多大比重,说起当代艺术,人们更是除了北京,就是四川,但事实上,上海是改革开放后前卫艺术最早的实验场所,而且,30年来,上海本地艺术家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创新的探索,他们和上海的前辈艺术家一样,不求扬名,不赶所谓潮流,脚踏实地,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他们中不少人的艺术探索无可辩驳地走在了时代前列,正在被学术界和市场深度挖掘。

  串起美术史的这条几近湮灭的主线,是艺术机构的社会责任,华氏画廊长期以来就研究和关注这些重要的上海艺术家,也不间断地研究和收藏几代上海艺术家的代表作,本次参展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画廊十几年来的珍藏,也希望用这个展览说明,好的艺术机构是如何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收藏艺术作品,并且充分挖掘其价值的。

  此次展出的名作中,有赵无极先生1959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重要作品《无题》,另外还有陈逸飞西藏系列的代表作《父与子》等。

  本次展览将展至5月31日。

  被历史遗忘的几位上海早期艺术家

  陈抱一(1893——1945)

  中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开创者之一,曾创办了中国最早研究西洋美术的团体东方画会。1911年入周湘开办的布景画传习所习画,与刘海粟同学。1913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此后多次赴日留学。1922年起,先后任职上海多所美术专科学校,后任中华艺术大学主任委员,1930年任上海艺专西画科主任。1936年,陈抱一与汪亚尘、潘玉良、朱屺瞻、徐悲鸿等人发起成立“默社”。抗战期间,陈抱一蛰居上海,1943年绘制《弘一法师像》入藏玉佛寺。 陈抱一先画受到欧洲后期印象派的影响,笔触大胆、收放自如,并带有日本浮世绘的风格与色彩。丰子恺先生曾经高度评价陈抱一的绘画成就。

  关紫兰(1903——1986)

  关紫兰是我国第一代女油画家,其作品秀美华丽,用笔豪放,被称为中国闺秀油画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赴日留学。关紫兰是中国较早接受野兽派影响的职业油画家,她的作品具有现代艺术倾向,作品深受日本油画界器重。1930年日本政府将关紫兰油画《水仙花》印成明信片在日本发行,其作品也曾入选美国艺术研究会出版的《世界名画集》。她是中国新女性文艺运动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中国民初西洋美术的开拓者之一。2007年,上海王开照相馆发现一批珍贵老照片,引起轰动。其中一张关紫兰当年的照片,被误认为是阮玲玉像在报上发表。

  唐蕴玉(1906——1967)

  唐蕴玉是和潘玉良齐名的中国早期女画家。她早年毕业于上海神州女子学校美术科西画专业,1927年在沪举办“唐蕴玉洋画展”,1928年与王济远、江小鹣、朱屺瞻、李秋君、潘玉良等创立艺苑绘画研究所,同潘玉良等女性画家一起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东渡日本深造,作品曾入选东京展览会。1930年赴法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专攻油画。后游历欧洲诸国,研究欧洲各画派。其作品先后入选法国国家春季沙龙、秋季沙龙及杜而利沙龙。归国后在上海多所美术学校执教西画。1946年在上海大新公司画厅举行第二次个人西画展。其作品构图多变新颖,色彩淡泊而宁静。由于唐蕴玉晚年旅居美国,深居简出使得她在国内并不为人所熟知,上海大学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李超先生认为表示,唐蕴玉受到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表现主义的影响,并将中国画的手段融入油画创作,使中国画与西洋画艺术的表现互渗互融。发掘唐蕴玉就是发掘一个时代,这是唐蕴玉的魅力所在。

  王济远(1893——1975)

  祖籍安徽的王济远早年在江南画坛已声名大噪,他与张善孖、张大千、陈澄波及潘玉良等画家时相往来。1919年与画家汪亚尘等加入由刘海粟在沪创办的著名西画团体天马会。曾担任上海美专教授及绘画研究所主任等。1926年赴东京及巴黎考察美术,并于当地举办画展。1941年起定居美国,传授中国书画。晚年作品很少公开,1971年在美国史密斯桑宁博物馆安排下,与相交半世纪的画友张大千,各以作品15幅在该馆展出两年。王济远1973年将一百幅作品分赠台北历史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作品还获北京中国美术馆永久典藏。王济远曾为潘玉良举行题为“中国第一个女画家画展”个展。自此潘玉良声名不胫而走。

  吴大羽 (1903——1988)

  江苏宜兴人,中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绘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大羽1918年赴沪向张聿光画师习画。1920年任申报美术编辑。1922年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及雕塑。1927年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兼西画系主任。解放后任上海美专教授、上海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顾问等职。吴大羽是中国早期以色彩著称的新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林风眠称之为“非凡的色彩画家”。吴大羽早年受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派等欧洲现代绘画影响,晚年又成为中国早期抽象艺术的孤独先驱。他曾培养和造就了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一批世界级的知名艺术家。

  周碧初(1903——1995)

  福建平和县人。周碧初先生是中国印象派油画的拓荒者之一。二十年代留学法国,曾与徐悲鸿、颜文梁、林风眠等同窗好友,其作品《西湖》发表于英国专业刊物《画室》。1930年学成归国,先后在上海新华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任教授。嗣后曾侨居印度尼西亚多年,1959年自印尼回上海探亲,目睹新中国画坛欣欣向荣的景象,决意回国潜心创作。侨居印尼时,周碧初创作了不少极具个性的风景和静物画,向世界展示了东方民族在印象派油画领域里的卓越成就,他的个画在南洋各地引起轰动,1954年受印尼总统苏加诺的接见,并收藏油画《言子墓》。1960年他任教于上海美专。学生中有魏景山、夏葆元、方世聪、万福堂、邱瑞敏等。周碧初先生留学法国,师从欧内斯特·洛朗,学成了印象派明朗的手笔,而在印尼的生活又将群岛的绚丽风情融入了笔触,类似“点彩派”的技法走向成熟。当他重回故土,中国情结又流露在他的笔梢。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华氏画廊 展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