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挥毫泼墨(资料照片)
“岁月如歌张海书法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络绎不绝的参观人流显示了观众对此次大展的期待,写满了留言的展板表达了观众对张海艺术成就的认可与欣赏。本次展览以“岁月如歌”为题,立体地展示了张海从事书法事业近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张海说,此次书展既是对他以往成就和最新创作动向的一次集中展示,又是他艺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以此次书展为契机,记者专访了张海,他就书法创作谈了自己的感受与启示。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曾说:“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你在艺术创作道路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张海:论及书法家的创新,我曾经说过,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一点儿新意,哪怕只有一厘米,就算成功了。“一厘米”是以跳高运动为喻,世界纪录是2.40米,你能跳2.41米,就是一个新的纪录。书界友人称之为“一厘米论”。换言之,即你能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当代的书家,大概没有几人敢说已经超越了前人之类的话,然而,这种勇气却不能没有。当年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是一种谦虚,也是一种自信。巨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大众智慧的化身,无非是在群众性创造活动的基础上涌现出的卓越代表。敢于超越前人,是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自信心的充分体现。超越前人不仅仅是艺术家应有的信念,更是艺术家的崇高责任。
要超越前人,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必须继承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有发展创新。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如何摆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能否超越前人的关键之一。
打破常规,求新求变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不能违背艺术的规律。背离艺术规律,就变成了对传统的颠覆。大树欲其繁荣茂盛,必先固其根本,根扎得越深越牢越好。挪来挪去的树永远不会旺盛。因此必须用大量的时间汲取前人的精华,汲取不是全盘接受,而需要审慎地加以选择。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种瓜种豆各有得,切不可短视和急功近利。
记者:有人说,急功近利是艺术创作的大敌,翻译家傅雷说:“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大武器”。您认为书法创作是否应利用好寂寞这个武器呢?
张海:我常常扪心自问,自己耐得住寂寞吗?作为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这是我常常警示自己、提醒学生、与同道共勉的话。
我们所说耐得住寂寞,即能够承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像苦行僧一样默默地追求。作为艺术家,能够不为所动、淡泊名利,平心静气地潜心创作,无间寒暑,耕耘驰骋于黑白天地之间,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坚贞的品质,如果没有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崇高信念,显然是难以坚持的。
我们所倡导的耐得住寂寞,乃是志存高远之意。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它其实是参与和竞争的另一种形式。它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艺术是一个需要许许多多人来共同参与的事业,艺术道路上的攀登,排斥众多人的参与和竞争,终究难成气候。所谓“大隐隐于市”,真正耐得住寂寞者,会以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随时吸收外界的新鲜空气和新鲜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一种鲜活的精神状态。
不言而喻,患得患失,急功近利是耐得住寂寞的大敌。要做成一件像样的事绝非短时间可以奏效,临时抱佛脚只能于事小补,为我们所不取。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真正修炼到在精神上耐得住寂寞才是高境界。急功好名者,一次失败,一回挫折,一番不公允的批评,往往会使之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耐得住寂寞的工夫越深,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寂寞中孕育着未来的辉煌。
记者:作为一名书法家,同时又是书协的领导人。社会给予您许多荣誉,同时也赋予您许多责任。在社会责任与专业创作之间的矛盾您如何处理?
张海: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人对事,应该有一个宽容的心态,不应斤斤计较个人的点滴得失,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点责无旁贷。
社会责任与专业创作的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艺术创作与社会分工,处世的理性与文艺的激情,相互矛盾,同时又相互生发。我担任书协领导工作的过程中,也使我的思想逐渐深刻,视野逐渐宽阔,虽然挤占了许多艺术创作的时间,但使我养成了善于从宏观角度把握艺术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理性地把握自己,在漫长的书法史中,在当代书坛中,明确自己的创作定位。社会与艺术本来就是息息相通的,社会实践是艺术实践潜在的基础。这方面在历史上不乏杰出者,从书圣王羲之一直到近代的于右任,都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人,同样都是成功的书法艺术家。
但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我会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闲时间,坚持创作。一旦秉笔濡墨,面对宣纸的时候,会物我皆忘。理情是我创作的潜力,而激情则是我创作的张力。我坚持每天临池,把许多休息的时间都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对我而言,这是最好的积极休息,在这样的休息之中能得到无穷快慰。
拙诗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人虽已老,书还未敢称老。所以我仍将努力探索,直到生命蜡烛燃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