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汉代青铜摇钱树的陶制底坐,造形描绘墓主人从诞生人间在盛开的山形荷叶宝莲花上猴形人像
图三
经省文保中心技师率徒弟历时53天修复,昨日,一棵1.25米高的汉代青铜摇钱树在郧县出土27年后修整复原(如图一)。据了解,这棵树是由1982年在郧县五峰乡东峰村三户村民发现的60余块青铜摇钱树底座(如图二)、树叶(如图三)等残碎片复原而成。此前,因缺乏修复技术及资金困难,该文物一直残藏于县博物馆中。(楚天金报 石苑 袁野)
高级技师方国荣及黄文广技师修复郧县汉代青铜摇钱树
青铜摇钱树枝杆中的女像及两边的五铢钱图形
汉代青铜摇钱树枝叶上展翅欲飞的凤乌
汉代青铜摇钱树上的人形鱼身舞俑
汉代青铜摇钱树上的青铜蝉
汉代青铜摇钱树树冠上的西王母图像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3日讯(袁正洪、海月)湖北郧县博物馆馆藏27年的珍贵汉代楚风民俗青铜摇钱树碎残片,在郧县文体局及郧县文物局领导重视下,经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文物修复技师方国荣及黄文广技师,采用传统的青铜器修复工艺,历时53天,于昨日上午使这件高1.25米的珍贵汉代青铜摇钱树文物得以修复。
据方国荣介绍,湖北全省现仅发现2件汉代青铜摇钱树,一件是1974年在房县红塔公社高碑大队汉墓群中发现青铜铸的摇钱树九子灯残片,做工十分精细,附有很多“小树枝”及坠有许多极薄的装饰品。一件是1982年在郧县五峰乡东峰村在改地时三户农民发现60余块青铜摇钱树残碎片。因缺乏修复技术及资金困难,使这两件珍贵文物一直残藏在两县的博物馆里。
据郧县文物局周兴明局长和方国荣介绍,郧县的这件汉代青铜摇钱树,底座为陶质,树干为青铜打造,树枝树叶主要采用青铜仿玉璧,人形鱼身舞俑、蝉,凤鸟等做工十分精细,其凤头、凤身、凤尾、凤的羽毛栩栩如生,用五铢钱代表凤身上的花纹,在枝叶的枝端有展翅欲飞的凤乌和大凤乌喂小凤乌的生动场景,反映了“楚人祟凤”习俗。还有青铜树冠上站一人形鱼身舞蹈西王母形像,头顶宝珠回头观望,左站青龙,古配白虎,身后百玄武,手举凤乌的古代四方神仙,象征主人在四方神仙的保护下飘煞九天仙境的美妙景象。
汉代青铜摇钱树的陶制底坐的造形匠心独出,描绘墓主人从诞生人间在盛开的山形荷叶宝莲花上猴(生俏)形人像。青铜摇钱树每节枝杆中的两边是五铢钱图案,像征富裕,尤其是青铜摇钱树每节枝杆中塑都有女像,表明所葬的是女子,与房县发现的汉代青铜摇钱树在枝叶等造型上大体相同,但房县发现的汉代青铜摇钱树的每节枝杆中塑造的是一男子图像,以及房县发现的汉代青铜摇钱树的每节枝杆比郧县的要长1厘米多。此前,房县发现的汉代青铜摇钱树是半残存状态,为郧县汉代青铜摇钱树复修提供了重要参考。而郧县汉代青铜摇钱树的成功复修,将为房县汉代青铜摇钱树的整体复原提供了复修技术。
湖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教授说,郧县汉代青铜摇钱树的修整复原,为进一步研究汉江中游地区古人的生活、文化状况、宗教信仰、丧葬习俗、审美情趣和经济社会形态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特别是为进一步了解考证鄂西地区的修久历史和郧阳厚重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