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复原的飞天壁画
在新青年刘建明和秦桦林的心中,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小千佛洞……是他们一辈子也探不完的敦煌路;舞伎、建筑、彩塑,壁画……是他们一辈子也做不完的飞天梦。
两天前在杭州,“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向全国12位在读研究生颁发了2009年度“敦煌奖学金”。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秦桦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刘建明名列其中。
“这是我们敦煌学研究生梦寐以求的奖项。”2008年,秦桦林有幸成为浙大古籍所张涌泉教授的学生,并选择了《敦煌吐鲁番黑水城出土刻本》作为自己硕博连读阶段的研究课题,“课题涉及早期中国印刷术的起源问题,本身意义非常重大,获奖更是给自己的一个激励。”敦厚勤奋的秦桦林说。
“其实,对敦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热爱,是源于小时候在书摊上看到的一本敦煌小册子。”偏爱文史的秦桦林,便尝试着写些小“豆腐干”的文史短文,投给谁也不认识他的报社编辑。从此,他慢慢积淀下丰富的文史阅读、扎实的古汉语功底,还有那颗耐得寂寞的心。
与咬文嚼字的秦桦林不同,刘建明自2003年9月,从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士学位,直接攻读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以来,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字文化,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
敦煌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细数敦煌历史,刘建明心中有做不完的飞天梦——由于长期受外界环境,如光照、温湿度的影响,敦煌的许多壁画已程度不同地产生了破损,为了使人们能够欣赏到原作的风貌,刘建明跟随浙江大学以潘云鹤院士为首的课题组,采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和复原,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个使破损壁画虚拟复原和演变模拟的模型,以及计算机模拟方法,复原性临摩、壁画研究以及壁画保护。根据敦煌保护专家对壁画颜料成分的研究和艺术家积累的经验知识,通过综合利用色彩学知识,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把一些变色、褪色、脱落的敦煌壁画复原为初画成时金碧辉煌的景象,并模拟出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渐变到现状的过程。
虽然复制中碰到说不清的艰难困惑,但只要想到一个世纪的大漠风沙,都未曾动摇过前辈献身敦煌文化保护的意志,刘建明的内心也一天天强大而坚定起来。而今,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国际著名敦煌学家、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高田时雄面对记者,更是难抑奋兴之情。“我们在大型记录片《敦煌》中看到的许多清晰的壁画,便来自他们的奇思妙想。”也正如高田时雄在大型纪录片《敦煌》中所说的那样:现在世界上研究敦煌的学者中,中国学者就占了85%以上,成为敦煌学研究的主力。“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敦煌莫高窟的命运。”刘建明和秦桦林坦言:“我们都很幸福——共同拥有一个领先世界敦煌学的研究中心,又同时做着一个意义非凡的敦煌梦。”虽然浙江与甘肃远隔千山万水,虽然那些年长的学者有些已经远去,但朝气蓬勃的新青年们也期许着——用辛勤和汗水,用科技和智慧,把自己的名字与敦煌学,永远地嵌入这座深不可测的莫高窟。
有心者志远方
刘慧
穿过祁连山的飞雪,走进黄风吹沙的大漠戈壁,寻一把先人遗留在那里的石斧,看它是否还能劈出四千多年的火光。于是,浙江人第一个拥有了敦煌——
最早注意到敦煌文献价值加以保护的是罗振玉,最早对敦煌俗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是王国维,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是常书鸿,敦煌研究院的现任院长是樊锦诗,第一部对敦煌文献及艺术进行系统介绍的是姜亮夫,第一部研究敦煌文献词语著作的作者是蒋礼鸿……他们都是浙江人。
追赶丝绸之路落下的夕阳,跋涉在曾经鼓角争鸣的河西走廊,又一代浙江中年学者,一心想找到三苗人留下的陶器,让它盛满历史的冷热和苍茫——
以赵丰为首的敦煌丝绸研究,潘云鹤、鲁东明课题组在利用多媒体与智能集成技术进行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张涌泉、许建平、关长龙历时10年合作撰写的《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一次次把敦煌学研究推向世界最前沿。
美丽的敦煌啊,有流光溢彩的故事,有大漠落日的悲怆。我深知,刘建明、秦桦林……还有更多志向高远的新青年们,都想借你反弹琵琶的神韵止住千年黄沙,用你飞天飘逸的梦想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