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有着600年历史,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水西门遗址由内瓮城遗址和西水关遗址组成,目前仅存明代建筑的地下部分。
但是,自今年1月份以来,西水关遗址的地面上开始施工将修建一座4层的“赏心亭”, 而东面的内瓮城遗址上,将建一座3层的“孙楚酒楼”。 从施工情况来看,新建地基不可避免会破坏地下的遗址。
“鸠”和“鹊”谁更该得到保护?
古代瓮城一般在城门外,而明代南京城则独创了内瓮城,多数为方形,只有通济门和水西门的内瓮城是船形的,在中国古代城墙中绝无仅有。通济门内瓮城已被拆除,水西门遗址就更显珍贵,它是南京船形内瓮城的唯一实物见证,文物价值很高。
而根据古籍记载,在南京历史上的确存在过赏心亭和孙楚酒楼,但是具体位置和建筑细节都已不清楚。目前这两座新建筑用的是现代材料现代工艺,最多算是仿古建筑。
对经济利益的追逐造成文化短视
近年来,古迹重修项目方兴未艾,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重建了唐代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山东济宁计划修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圆明园的重建屡次被热烈讨论。然而,许多真正的文物却日渐被冷落或破坏,安徽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寿县千年孔庙被荒废;武汉最大抗战碉堡被拆除为立交桥让路;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变身夜总会。
一方面,城市里仅剩的“真遗产”不断被拆除;另一方面,又不惜斥巨资修建“假古董”。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一种文化短视。
历史需要的是保护而非打造
有专家建议,遗址首要是保护,不能让现代建筑侵入遗址的范围。其次可建成遗址公园,成为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把文化遗产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善人文环境和人居环境。
真正的文化遗产并不能被“打造”,最需要做的,不是用现代的技术来仿古,而是把珍贵遗产保护好,呈现出其本来的面目,避免它们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