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
图2 |
图3 |
图4
■陕西西安 马广彦
古代瓷器损坏后,大多用修补的方法使其复原,尽管不可能天衣无缝、修残如新,但总体上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但在实际收藏过程中,有一种十分粗鲁的方法,这就是对伤残器进行磨修处理,然后卖给那些不熟悉各个朝代古瓷器的器型又缺乏鉴定知识的人们。
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刚步入古瓷收藏领域,在一个古玩店里见到一个红釉大瓶,回来查阅资料,发现它同清康熙朝的萝卜尊在器型上十分相似,于是就以较低的价钱买回,还自认为捡了个大漏。后来随着鉴定知识和鉴定方法的不断提高,才发现这是一只清光绪仿康熙祭红侈口大瓶,因瓶口破损,于是就把侈口口沿全部截去,然后将破口磨圆磨光,从器型上就十分近似康熙萝卜尊了。
这种磨修器主要加工的部位在器物口部、足部和陈设器的接口部位。例如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标本就是这样∶
图1是一只元代磁州窑茶叶末釉划花雏鸭纹双系瓶。此瓶口部经人为磨平磨光,但原器应是有釉的小翻口瓶,打磨后虽然看起来口沿平光了,却失去了原来器型的式样和风格,只是因为瓶身用划花方法装饰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可爱雏鸭,极富标本价值,才将之收藏。
图2是一件康熙晚期青花山水纹凤尾尊的下半截。康熙时代的这种凤尾尊,都是由上下两截粘接成型的,由于粘合部烧制不牢靠,最容易从此处断裂。上半截破损丢弃后,许多贩卖者就将留下的下半截接口处打磨处理使之圆平,当残器卖,有的甚至欺骗那些不熟悉古瓷的收藏新手,说成是缺失器盖的“康熙将军罐”,卖个完整器身的价钱,初入道的朋友们不可不防。
图3是一只清乾隆青花地留白模印螭龙纹四腿双耳长方鼎式香炉的器身,四腿双耳皆缺失。这种长方鼎式香炉仿自古青铜鼎,明代万历朝有精美制品(图4)。按它的器身同耳、腿的比例,此炉应有近似于炉身高度的四条腿及近似于颈部高度的两只方形耳方可还原器型。但当这只青花炉的腿、耳伤残后,古瓷摊贩干脆将余下的残留腿、耳全部打磨掉,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长方香炉,大大失去了它原有的挺拔和大气,只能用其器身述说它的纹饰和工艺了。
那么怎样来鉴别此类磨修器呢?
一、要通过对历代古瓷器型的学习和认知,熟悉各个朝代瓷器器型变化发展的延革历史,掌握各朝代各种器型的基本特征。例如将军罐,它本是存放佛教僧侣骨灰的专用器具,后来因其造型大气,遂成俗家之陈设器。将军罐自明代嘉、万时始有器型,到清顺治时基本定型,康熙时盛行。虽然将军罐之器身在清康熙时同凤尾尊的下部十分相似,但二者在各部分的比例上仍有明显差别,熟悉了这种差别特点(参见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第192、195页),商家的指鹿为马就失去根据了。
二、要仔细观察器物的胎釉结合部,一看是否有砂轮打磨痕迹,这种打磨不但伤及胎面,也会伤及釉层;二看釉面边缘是打磨后的破损状态还是器物烧结时的圆润状态,若是前者则属磨修器无疑。
三、要用放大镜观察胎釉结合处的釉层断面有无表釉被破坏后显现的釉中气泡残破现象,若有半球状的气泡残破现象,则亦属磨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