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拱形门洞 只见广德门虽深埋土中 但约二十一米的进深还是能让人想到它当年的威严
建瓯新修大桥工地,挖出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门,一直钟爱古城门的建瓯市民兴奋不已;当地政府表示要修复古城门
大桥工地上 广德门重见天日
当地修缮完好的通仙门
当地根据史料记载绘制的建瓯城楼分布图
核心提示
近日,南平建瓯市———这个闽北小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因为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门广德门重见天日了!此前当地正在建设新水南大桥,城门就是在工人们平整土地时被挖出来的。建瓯市民对古城门一直特别钟爱,广德门的重现更是让当地市民兴奋不已。目前,当地政府已经下令施工方停止施工,尽快修改建设方案。他们还准备对现存的多座古城门进行修复,恢复城垣,展现建瓯古城面貌。
古城门重见天日老建瓯差点掉泪
“修桥的工人们那天正对土地进行平整,挖着挖着,一个古砖墙拱门露了出来,我们赶紧停止施工,向市里汇报情况。”建瓯新水南大桥施工方一负责人介绍。被工人们 “挖”出来的正是广德门遗址,广德门修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建设江滨公园时广德门被人为填埋,自此消失在世人眼前。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新挖掘出来的只是广德门的一部分,城门下半部依然深埋于泥土之中,仅可见古城门的大体轮廓。记者钻进拱形门洞,只见古城门顶部出现开裂。当地文物部门粗略估计,广德门古城墙高约8.5米,拱形门孔高4米,进深(穿过城门的距离)约21米,建筑特色与现存的其它几座古城门相差无几。
“我们当小鬼的时候,都经常跑到这里玩,在古城楼上面嬉戏打闹是常有的事情。”站在广德门遗址前,今年41岁的建瓯市民陈先生差点掉下眼泪。他说,真没想到,被深埋30年后,大家还可以看到这座古城门。
由于广德门正好位于建瓯新水南大桥规划的桥头位置,广德门出土后,当地立即下令大桥暂停施工,目前已经委托有关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方案,保护古城门。当地政府表示,目前重在保护,条件成熟时将开挖广德门。
全城6座古城门全省独一无二
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介绍,建瓯设置城防由来已久。唐建中元年,当地官吏开始筑城,当时的城墙高6.5米、宽4米,古城墙全长4.7公里,设有城门9个。此后经历宋、元、明、清时期,不断维修扩建,现在除去广德门,还存有5座古城门(楼),分别为“通仙门”、“通济门”、“临江门”、“威武门”四个古城门,以及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五凤楼(今称鼓楼)。五凤楼重修后,也成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在建瓯市政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调研组的调查报告中,调研组称:“目前能保存着6座古城门(楼)的城市,在全省独一无二。”另外,当地文物部门负责人也表示,除了数量众多,每座古城门也非常有特色。他介绍,目前外地发现的古城门进深一般只有几米,10米的已经很少见,“建瓯的几座古城门,包括这次出土的广德门进深都是20多米,非常壮观、有气势。”
特写
古城门建瓯之魂
昨日上午,记者在建瓯城关一街边小摊吃早餐,同桌的退休职工老刘得知记者来自福州,热情搭话,给我们来了一段关于建瓯历史的“即兴演讲”。“你们知道福建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接着他自己做起了解答,“唐时公元733年,‘福州’和‘建州’各取首字,设置‘福建经略使司’,‘福建’域名由此而来,而‘建州’就是我们建瓯。”老刘说,“古城门、城墙是建瓯一张很重要的城市名片,是城市1800年历史的重要证据,我们老百姓希望古城门全都能被保护、维修起来。”据悉,古城门、城墙是当地“闽源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启动对现有古城门的保护利用工作,威武门、临江门两座古城门修复前期工作已在进行。
当地打算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把古城墙修复融入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打造古城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