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望江 宋康年
我国古代铜镜上的纹饰图案,可谓丰富多姿,五彩缤纷,其中以动物为主题纹饰的铜镜,也是屡见不鲜,不过这些动物形象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人虚幻出来镇邪佑福的偶像或符号;另一种则是自然界生存的真实动物。如唐代有一种犀牛纹镜,镜上的犀牛,就是属于自然界所生存的一种实有动物。据考,犀牛是在约六千万年前就已出现在世界上,计有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爪哇犀牛等五种,而且它们都属于《华盛顿公约》中一类保护动物,存世量较少,弥足珍贵。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供研究参考,特在此介绍一件唐代犀牛纹镜,作点初步解读,如有不妥之处,尚祈同行者指正。该镜,质地青铜,圆形,直径22.5厘米,包浆娴熟,半圆钮,素缘,镜背主纹分上、中、下三层,上端围栏内插有一丛花木,两侧各有一簇花卉,枝繁叶茂,鲜花盛开,中间钮的两侧各有一犀牛纹,相对而视,头稍昂起,张口作鸣状,躯体有鳞甲纹,肥硕粗壮,憨厚无比。下端饰有三簇花卉,制作精细,形象生动,堪称唐镜中之佼佼者,有较高收藏价值。
据资料介绍,犀牛,外形体长2—4米,重约1000—3600公斤,犀牛有异常粗壮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般的厚皮,毛很少,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双小眼晴,它虽然躯体硕大,相貌丑陋,却是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说来,它宁愿躲而不愿战斗,不过当它受伤或陷入困境时,也很凶猛,冲向对方。
其似乎具有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比较宽厚大度、和谐相处的品格。据说在印度曾流传有这样一则有关犀牛的民间故事:一日,游客骑象游历大森林时,偶然遇见了大小两只犀牛,为了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游人驱象而上,走到两只犀牛中间,母犀牛因看不到幼犀,而大发怒火,冲向大象,当时在场的保安人员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遂开枪杀了母犀牛,游客无恙。可是,从此世界上却少了一位母亲,多了一个孤儿,此情此景,令大家深为感叹!众所周知,自古就有“虎毒不食子,母爱众生同”的成语,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给我们留下的一首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诗句:“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多么意味深长,令人怎不为之同情?!由此不禁使人浮想联翩,追求和热爱和谐社会,特别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过着自由、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永远追求和热爱的主旋律,在唐代,这位铸镜作者是否也有这种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