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发现广州最大先秦古墓群 估计有古墓千座 已发掘350座出土文物千余件
这个青铜小人仅拇指大小,造型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些类似,非常罕见
这次出土文物中极为少见的铁器
古墓里的陶器横跨多个朝代
夔纹之谜形如两个连写“F”
具体位置:增城市增江街白湖村扶浮岭
发现时间:去年8月初
墓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文物种类:
以墓葬随葬品为主,包括石、陶、铁、青铜、玉等多种器具
广州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然而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繁衍生息了。去年8月初,考古工作者在距离市区80多公里外的增城市增江街白湖村扶浮岭发现了先秦古墓的痕迹。经过几个月的发掘,共发掘出古墓350多个,而这只是预计古墓数量的三分之一。
在已经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中,涵盖了石、陶、铁、青铜、玉等多种器具。它们做工精细、花纹考究,造型多样。单单是此次发现的箭镞,最少就有四种款式。不仅如此,连当年包箭镞的草席都保留了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山冈墓地几千年
由于没有发现房址、窖藏、路面、广场等与生活居住有关的遗迹,初步认为这里只是专用墓地。
浮扶岭是一个小山冈,呈“凹”字形,它的四周都是农田,清澈的增江在不远处静静流过。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分布于浮扶岭南坡,估计有1000座墓葬,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广州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先秦遗址。
据考古人员介绍,从去年8月到现在,他们已经在扶浮岭清理出商时期至明清古墓葬350多座,跨度达几千年,出土可复原文物1000多件(套),其中以墓葬随葬品为主,质地有陶、原始瓷、石、玉和青铜器等。
扶浮岭的墓葬数量以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中期居多,其次是战国晚期到南越国时期,商周之际的墓葬数量最少,以夹砂陶豆和曲折纹圈足罐为代表。由于没有发现房址、窖藏、路面、广场等与生活居住有关的遗迹,考古人员初步认为,这里只是专用墓地。
墓坑密集隔1米
多成长方形,宽约1米多,长3至5米,有的墓坑深近2米,有的仅一脚浅。
记者看到,这些古墓多呈长方形,宽约1米多,长3至5米,有的墓坑深近2米,也有的只有一脚浅,从山坡到两侧山脚,遍布这样的墓坑,密集处,两墓相距仅有1米左右。
据昨日在现场指挥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朱先生介绍,有些墓浅可能是因为雨水冲刷等原因导致,据测,浮扶岭东侧仍种有荔枝树的山坡上,肯定还有类似的古墓,不过准备在春节后再去挖掘。
文物种类跨朝代
如果把这次出土的千多件文物比作电脑的话,则既有286,也有双核电脑,既有石器、陶器,也有铜器、铁器,实属罕见。
在距离发掘现场不远的麦村村委会,记者见到了几十件代表性文物。考古所的小吕介绍说,这几十件文物是专门从上千件文物中挑出来的。他给记者拿出一个青铜质地的小人,小铜人只有拇指大小,脸呈方形,耳大,夸张如半张脸,四肢弯曲,非常活泼,除了头和身子断开之外,其余保存完好。小吕指着小铜人的大眼睛说,这种造型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些类似,这样的铜人非常罕见。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有三个巨型陶器,最大一个陶器腹部直径宽达1米左右,“我们当时拣到了碎陶片,结果越拼越大,这在南越王宫挖掘的时候都没有见到过。”考古人员说。
此次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很多兵器,包括斧、矛、剑、削、箭镞等。箭镞就是弓箭的头部,一般都用金属打造。此次出土的箭镞有大有小,造型各不相同。大的面积如一元硬币,既有像树枝一样开成三叉的,也有呈三角片状的。小一点的箭镞形如小号的子弹头,身子圆,顶头尖。
在几千年化学置换反应的作用下,这些青铜器里面的铜含量已经从当年的60%~70%降到了10%以内,里面的颜色也从暗黄变为灰白。但仔细观察这些兵器的刃部,仍然可以感觉到它们的锋利。
考古专家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这次出土1000多件文物比作电脑的话,则既有286,也有双核高容量的电脑,既有石器、陶器,也有铜器、铁器,实属罕见。
墓群分布
商周墓葬 (发掘区西部山顶)
多见夹砂陶和泥质软陶,泥质陶纹饰以曲折纹为主。
目前初步被认定属于商晚期或西周早期的墓葬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浮扶岭西部靠山顶位置,墓葬规模普遍偏小,埋藏深度距现地表也较浅,随葬品中陶器多见夹砂陶和泥质软陶,泥质陶纹饰以曲折纹为主。墓葬填土和周边文化层中石器的出土数量较多,以锛、斧、砺石居多。
西周至春秋墓葬(遍布发掘区)
占此次发掘墓葬总数90%,以夔纹陶阶段的瓮、罐、豆等为主。
这个阶段墓葬的分布范围较广,几乎遍布整个发掘区,墓葬数量也占到此次发掘墓葬总数的90%左右。其中在山凹脊部分布最为密集。除了部分埋藏较浅直接开口于耕土层下,或被晚期遗迹迭压打破之外,绝大多数墓葬开口于红黏土层下,质地疏密不一,堆积厚度越往坡脚越厚,包含物以夔纹陶阶段的瓮、罐、豆等为主,还有少量的石锛、砺石等。器表腹部施夔纹、可复原的大瓮多出于该文化层。
战国晚至南越国墓葬(分布零散)
以“米”字纹、方格纹罐为特征,保存比较完整。
这个时期的墓葬在本次发掘区分布比较零散,两丘陵山凹脊部和西部山冈顶、西南坡脚都有分布,墓葬形制多见墓地铺石子,随葬器物以“米”字纹、方格纹罐以及弧腹豆为特征,保存比较完整,墓上有封土,竖穴土坑带墓道,有板灰痕,但不足以判断是否有椁。
发掘前:
曾是“风水宝地”
村民告诉记者,之前这里都是一片荔枝林,林间空地便是荒草,不过背靠山脉,面向增江,是村里的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一名刘姓村妇说:“山坡上也没有人住,基本上是荒在这里,只有祭祖的时候才有人来山上拜坟。”她说,之前并没有听说过有人发现过古墓,但村民在这座山上常看到有些花纹的瓦片,当时也没有人在意,“我们以为死人留下的,也没有谁去拣起来好好琢磨。”直到去年这里开始修增从高速公路,考古人员便来到这里,在草丛里拣到了这些瓦片后,认为地下有古墓,果然一挖,就挖出了这么多古墓和文物。
夔纹之谜
形如两个连写“F”
在考古现场,记者见到很多陶器的表面都有规整的花纹,形状像两个连写的“F”。考古人员介绍说,这种花纹叫做夔纹,外国也有人把它叫做双F纹。这是一种很神秘的花纹,对于它的起源和意义,目前考古学界还不能完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