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院藏20世纪工笔花鸟画展27日开幕
http://www.socang.com   2010-01-26 10:35   来源:

     新年伊始,“俏不争春——北京画院院藏20世纪工笔花鸟画展”1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主要展出20世纪北京地区工笔花鸟画家精品画作五十余幅,包括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贞、马晋、汪慎生、屈贞等一批著名画家,在今年北京异常寒冷的隆冬送来了暖暖的艺术的春意。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向现当代的嬗变,传统文化被重新反思与审视。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工笔花鸟画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与于非闇及其同仁的探索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古都画坛上形成了以于非闇师生以及马晋、汪慎生、屈贞等一批画家为主要力量的创作群体,使花鸟画艺术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得以延续并且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构成了二十世纪一道艺术景观。

  纵观二十世纪的工笔花鸟画艺术,呈现出如下几种风格取向:一是从古代绘画遗产中汲取传统精华;二是注重从写生中体察物理、物情、物态;三是借鉴民间绘画中优秀的技法,比如装饰风格、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以及朴素祥和的题材与审美习惯,这些都使工笔花鸟画获得了广泛的接受。这里展出的北京画院收藏的五十余幅作品,尽管数量有限却涵盖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画家以及多元的风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二十世纪工笔花鸟画发展流变的轨迹,同时也能够感受着这一时期人的诗意情趣与浪漫情怀。隆冬季节佳构汇聚,丽影寒芳傲立独秀,沉静从容俏不争春。

  作为20世纪北京地区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于非闇无疑是领军人物,展出的多幅于非闇花鸟画精品是最值得细细品味的,这些作品涵盖了他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于非闇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接受了祖父和父亲的文化熏陶。二十三四岁时在业余时间从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工笔花鸟草虫,而后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努力自学踏上了画坛。于非闇的创作是从学习宋元绘画开始的,然而他并不是简单地把宋元绘画移植过来,他在学习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愿望。四十年代他已创作了不少佳作,开始自立于北京画坛。从总体上说,他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如《茶花斑鸠》、《梅雀图》、《暗香疏影》等,倾向于雅洁明丽,一花一鸟娟娟如淑女,然而他对自己前期的艺术并不满意。新中国建立后,“推陈出新”文艺政策的贯彻,对民族虚无主义观点的批评,鼓舞了于非闇的写生花鸟画创作,他由此坚持继承传统,并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由院体向人民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化,迎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旺盛期。

  展览中何香凝的《梅花》是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用笔遒劲,画面上她敢于把梅花的枝干直线交叉、直角交叉,一改晚清时期文人画梅以曲为美的习性,何香凝20年代末常画寒冬不谢的梅菊和百岁长青的松。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展览中有几幅合作作品,其中署名为北京中国画院花鸟组创作的《东风吹遍百花开》记录了那段激情岁月,另一幅《百花争红》由田世光、佟若兰、高尚谦、徐聪佑、董华奇、洪怡、溥雪斋合作,整幅画面充满祥和气氛。该展览展期跨春节,为节日的首都增色添彩。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北京画院 工笔花鸟画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