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了一枚“月下老人”大花钱,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婚姻的一种风俗习惯。
月下老人,是我国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神,又称“月老”。沈复《浮生六记》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于非烟非雾中。”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唐代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按照我国古代民间的说法,凡人间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所以,人们就给月下老人塑像、立庙,以求佑护。旧时在杭州的西湖边上,便有一座“月下老人祠”,许多怀春的少女、慕偶的寡男,纷纷进去烧香、抽签、许愿,以求得美满姻缘。后来,民间把为男男女女的婚姻牵线搭桥的“媒婆”,也称为“月老”,使“月下老人”的概念有了延伸。
这枚“月下老人”大花钱,系用黄铜制作,精致、美观,别有情趣;其直径为6.8厘米,厚为0.2厘米,重为40.6克,是花钱中较大的一种;钱的边廓较阔,宽为O.6厘米,有首尾相接的回纹;中间的方穿较小,穿径为不足1厘米;面文“月下老人”四个字,为工整楷书,俊美隽永,上、下、右、左直读;四字离廓(不与边廓、穿廓相连),且相互间有暗刻花卉衬托;钱背为一幅“月下老人图”:在圆月当空的夜晚,在远山和大树的旁边,坐着一位手持婚姻簿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翻看,而在他面前的,是像伞盖一样张开的荷叶、朵朵盛开的荷花和即将开放的花蕾,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的美景,使人感觉到宁静和谐,兴致盎然,美不胜收。
此钱属清代晚期,流传至今已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