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形式构成一般指的就是汉字形象,黑与白构成的形象。基本要素指的是书法形象。一个书法形象是由哪些必不可少的元素、要素组成的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五个方面:即线方向、线长度、线位置、线形状、线质感。任何一个书法形象都是这五个方面同时作用的结果。
线方向:书法中的汉字实际上就是由不同方向的线组成,线的方向也就是书法形式、书法造型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一根线,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都有一定的方向性。在书法上,线的方向实际上只有三种:横的、纵的和斜的,也就是汉语描述方向时只有这三个概念。除了横和竖以外,永字八法中的点、捺、撇、挑都是属于斜的方向,包括行草作品中的牵丝,也是属于斜的方向。
书法艺术和方向的关系。书法艺术,用艺术的话就是说它是文化方面的要求,审美方面的要求,和实用没有关系。如我们写一个三,为了实用,为了看得懂,所有印刷的三字都只有一个方向,都是水平线。在传统的书法教科书中,横的方向实际上已经归并好了,只有三种,也就是平横、仰横、覆横。我觉得这一种在作为书法艺术上就马上区别于实用了。写一个横从实用的角度,有一样就够了,它不需要那么多的变化。但在书法艺术上,如写三字(张老师写了一个上仰,中平,下覆的三字),它有仰,有平,有覆,与实用性相比,它就丰富多了。在视觉上,不仅有了直曲的变化,还有仰覆的变化;在技术上难度大了,丰富性也增强了。意思是说,写实用的三字,它的方向只要三直过去就行了,用的是同一招,书法的三字,运用平、仰、覆三个概念,实际上就用了三招,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笔势动作。线方向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笔势。它主要就是毛笔运动的方向、轨迹,往哪里去,这种势是直的还是曲的,曲的是带仰的性质还是带覆的性质,它就是笔势的关系。我觉得学书法,笔势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好比我们做人,干什么事情首先是方向要明确,方向不明确,那目的地你就走不到了。所以说,方向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临字帖,如果你对线的方向判断不准确,你就写不出线的那些变化。就像我们写三字,你要写出三个横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写出原作的表现性,也就是这种平、仰、覆。就是基于审美表现性而创立了这些平、仰、覆的概念。竖跟横一样,也有三种:直、向、背。传统中把后两种叫相向和相背。相向就是脸对脸,脚对脚;相背就是背靠背。
稍微解释一下,相向和相背是相对于方块字中间的位置而言。横有平、仰、覆,竖有直、向、背,在传统理论书中,往往就是把这种关系,统称为向背关系,实际上无非就是说横和竖的关系,意思也就是说只有那么几个变化。一般情况来说,平和直是属于稳定式,仰、覆、向、背就属于变化式。一个横,一个竖,实际上汉字字形的基本表现形式就出来了。我们说方块字就是一个方形,你加上仰、覆、向、背就可以导致整个方块字或者是方,或者是圆。由此可见方块字的字形表现范围无非就是两极,或者是方,或者是圆。我们在写横或写竖的时候,习惯用什么样的笔势,多了之后就可以导致什么样的字形风格。作为平和直,我们说这种稳定性是印刷文字的要求,是一种标准字。除了印刷文字以外,所有的手写文字都属于个性文字。比如我们拿方和圆的字形分别来进行说明。方就是楷书中以欧体为代表,圆就是以颜体为代表。欧阳询的字就属于中间比较紧,但向四周发展,传统说是比较险峻,四个角的张力比较强,扩展性比较强。颜体可以说是没有棱角或棱角不多,里面很空,很宽博,显得比较饱满。这两种造型实际上是他们在写这些横竖笔画的时候,由于那些直曲习惯性的运用导致他们的风格不一。
线长度:汉字形象,除了方向关系以外,还有一定的长度关系。这也是书法造型的表现,是最基本的形式要素之一。线长度实际上决定于用笔的起止点,每一根线条的长短,是由它的起止点来决定的,也就是线长度的关系。最外围的这些起止点连接起来的那个造型,就叫做一个字的基本形。临帖写得像不像,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形抓得准不准。而形抓得准不准,就是说起止点、方向对不对。打个比方,我写三,一个横我写长一点,写短一点,这个基本形都有了变化。实际上怎么变,它还是一个三,但造型不一样了。我们说的基本型,形象地说它就像国家的版图。这几个点连接起来,这都是国家的界碑,长一点出去,方圆几千里,内蒙古我们就收回来了,就是这个意思。反过来,应该到这里,咱们写不到,我们说方圆几千里就丢了,就卖国了。所以说基本形和线条起止点很重要。而这个基本形的变化,实际上就靠线条的长短。你想这个字型有变化,实际上更多地在线条的长短上。特别是到书法造型跟上下左右之间的呼应顾盼的时候,跌宕感的产生完全靠这个东西。我左边伸长一些,它就变成这个姿态,我缩短,它又变了姿态。线长度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非常重要。我们临字帖一定要对外围影响基本形的那几个点判断准确。判断不准确或整个内容判断意识都没有,光凭一个大概的感觉,我觉得就不行。我刚才也说了,形象的说法,把基本形作为国家的版图的话,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领导人对主权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寸土必争的,没有什么可商量的。牵涉到这个点的重要性,是国家领土的完整问题。所以说,线条起止点的训练必须严谨。笔势和基本形(也就是线长度),都是属于书法造型里很重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解决毛笔怎么走,方向对不对,一个是走的距离长还是短。
线位置:线位置是专门解决内部关系的。就是说一个字里不同的笔画,如三的三个笔画,这三个笔画到底放在什么位置上。这一横我可以放在这里,也可以放在那里,方向,基本形都是准确的,但是因为三个笔画的疏密关系不一样,它就可以导致上紧下松或上松下紧。刚才讲座之前,有个先生问我:在书法创作中如何表现个性?实际上现在就属于这样。我想运用稳定式的时候,那就匀称一点,稳定性就强。我想让它有矛盾,就拉开疏密关系。那到底采取哪一种方式?这与个人审美有关。平和一点的人,就可能采取匀称一点的比较多。年轻人喜欢张扬一点的,他可能就采取矛盾的比较多。当然,同样是玩疏密,水平有高低之分,有玩得高明,也有玩得过分。打个比方,写三字的时候,在民族文化审美心理里边,像三横写得匀称就属于常势,这种疏密方法就很常见。写三字成上松下紧的,这个好像有点反常。什么叫变化,我想追求哪种疏密变化,是这种还是那种,你喜欢怎么都是可以的,只要大家看了可以接受。但太过分了,就不行。如果变化一过分,就显得做作了,变得为弄疏密而弄疏密。按理说,变化的角度本身是为了丰富的。但是一过了这个审美尺度,就太另类了,过分实际上就是做作。
线方向、线长度、线位置这三部分都属于书法结字(结构)、字法方面的内容。线方向主要决定笔势、手的运动方向对不对;线长度解决基本形的问题,就像国家版图,形状准不准;线位置的关系就像专门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是属于版图里面的。
线形状:一个汉字里面哪疏哪密,是属于字内部的问题。而线形状和线质感就属于书写范畴了。书法中的空间主要指的是黑和白的关系,线形状和线质感作为书写方面的问题,只解决黑的部分,也就是黑的那部分单根线条的问题。
任何一根线条在视觉上都有一定的粗细宽窄,这是看得见的。而我们说用笔是看不见的,应该说,正宗的笔法是没有的,都是猜出来的,就是在粗细上估测它。这些粗细宽窄是在用笔上利用提和按决定的。注意,用笔在用词上任何时候都是对偶的:提和按,粗和细,宽和窄,这些都是矛盾的。线条形状最基本的有五种:平动,粗细一样;由粗到细;由细到粗;两头粗中间细;两头细中间粗。我们判断一根线条的时候,实际上也要对它的提按方式先有所了解,你不了解就做不好,人家到底是渐提还是渐按,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了中段提按的方式以外,属于中国书法特有的用笔,就是起始点的形状。西方的线条也有起伏提按,也有粗细,但对这种起始点特别有的讲究恰好没有。而书法的起始点就蕴涵着更丰富、难度更大的用笔内容。也就是说,笔法更多的内容在起始点上。起始点说大点就是方和圆的问题。方和圆是指视觉上看到的,在操作上是由笔锋的藏露决定的。藏和露也是一组矛盾,就像提和按一样,都是相反的一种运动方式。所谓方,一般有锐角的这种都属于方,尖也属于方,完全的平也属于方;而只要是没有锐角的我们都可以归于圆。相对而言,在行书里面,露锋的情况就比较多,我们分析方笔有尖的时候只需要区别它是顺锋还是逆锋就行了。露锋好解决,现在最关键是藏锋。一个是顺写的“8”,一个是逆写的“8”。顺的话接近于转,它的源头来源于篆,甚至也可以说顺转这种笔法实际上就属于外阔;逆来源于隶书,相对来说“折”多一些,出现的效果是方的感觉强一些。我们写一个“三”字,完全顺锋的,然后有一个是有顿的或者其他的,它就显得难度大了,起始点的变化也大了。一个横我们可以顿一下做个方笔,一个可以一边方一边圆,一边粗一边细,另一边又差不多是平动的,在这里不管造型。不在空间造型上玩姿态的变化,矛盾主要放在用笔上,用提和按,或转或折,或顺或逆,或方或圆出来不同的效果。实际上在一个字里面,对偶概念至少有十组以上。为什么说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呢?我的理解是因为它的抽象性,好象没有形象,貌似简单,但实际上整个宇宙世界好像所有的概念它都囊括了。这关键是你会不会看。我们必须要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去熟悉去明白,只有你看到了,或者你表现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这些概念弄进去了,人家才会感受到你的内涵。
其实我们说欣赏,从技术上,从形式上体现哲学的概念就有那么多丰富的关系,应该说已经有很多的文化内容了,如果再加上艺术家本身的文化修养那就更多了。我觉得我们恰好强调了形式之外的东西太多,反过来人家形式上体现的文化内容反而不会看。你看,随便一个当官的写字就是书法,随便一个大学教授写字就是书法,好像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冒充书法家。实际上我们说了,传统的经典书法家,一招一式、一笔一画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出手就合乎道理。
线质感:线条质感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线条的一些肌理、质感、效果,比如说线条的干湿、浓淡、虚实、力度感等。前面讲的四部分都可以通过现代科技进行复制,唯有这部分是不能复制的,到这部分我们才的的确确地认识到书法的灵魂。我是说:线条质感就是书法的灵魂!比如说描红,一个小学生描,一个书法家描,描出来的效果是一样,但是稍有经验的人就看得出来,这个小孩描的没有力量,这个书法家描出来就是有力量,这个区别就是力量感,就是线质感的问题,形状造型可以做得一样,但就是线质感做不出来,嫩就是嫩,工夫没到就是没到。同样拉一根线条,纯粹拉中锋这样过来,就牵涉到力度感的问题。这种要靠经验,很微妙,很玄妙。启功书法的外形很容易学,但其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贵气你是很难学到的。
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怎么来体现线质感呢?线条质感牵涉到的方面太多,首先是工具。工具不同,马上就会导致线条质感的不同,狼毫和羊毫写出来线条质感就不一样。牵涉到材料,写在生宣纸和熟宣纸上,写在绢上还是毛边纸上出现的质感肯定是不同的。此外,还包括我们执笔的姿势,执高还是执低,五指执笔还是三指执笔,回腕法以及其他方法,执笔方式的关系,运笔过程中的关系,运腕还是用指,它都会导致一些不同的效果。具体到人的心理,艺术家的心理,更是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