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五里牌湘绣研究所的家属楼里,如今早已退休在家的湘绣大师刘爱云,仍然不时向徒弟们传授湘绣艺术。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一针一线依然利落精美。“市场上的经营者只关注价格贵贱,不看艺术品价值的高低,导致目前湘绣市场呈现‘价低质劣’的恶性竞争,”刘爱云说,“只有保护优秀湘绣人才的创作积极性,才能使湘绣艺术品市场走上良性竞争的道路,继而使湘绣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楚绣和汉绣,在清代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它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润色”,融传统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为一体,是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与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湘绣也难逃没落的命运。
11岁就开始从事湘绣事业的刘爱云,已经为湘绣事业默默奉献了57年的光阴。从一开始只会绣简单的花卉作品,到如今湘绣技艺扬名海内外,她亲手绣制的“雄狮和两个幼狮”“饮虎”两幅作品在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金杯奖”。中国工艺美术馆还永久收藏了这两幅获奖作品。
谈及湘绣目前的现状,刘爱云不无惋惜,“目前有很多做湘绣艺术品的民营工厂,他们生产的湘绣成本低、价格低廉,图案也多为骏马老鹰,消费者常常重价不重质,从而导致湘绣行业的恶性竞争严重,高质量的湘绣产品失去了市场。湘绣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湖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高档装饰品苏绣占了80%,湘绣仅占5%;国内市场,苏绣占60%,湘绣仅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