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最为久远的《布袋佛》十分袖珍,只有10厘米高,人物造型慈祥和蔼,嘴中还点了红色的朱砂,收藏者吴国伟认为,朱砂的点缀说明这件作品当年是被供奉过的。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作品表面已起了冰纹。
佛山陶艺的泰斗级人物刘泽棉大师首次展出原作《孙子》,该作品于2006年荣获第四届中国(石湾)陶艺文化节最高荣誉市长奖。
刘泽棉大师的作品《过江罗汉》将参与慈善拍卖。他说:“1994年6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来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视察,非常欣赏它。”
伴随着陶瓷节开幕式上“泡女郎”、“泥浆大战”等活动的降温,真正代表佛山陶文化精髓的“石湾公仔”作品渐渐唱上主角。本次陶瓷节举办的两个陶塑展览活动:陶艺大师作品联展和石湾窑宝展都吸引了不少游客。据了解,仅昨日一天,石湾窑宝展接待游客近2万名。从明、清朝代到现代,从珍稀原作到古老窑宝,在陶瓷节可睇晒!
睇当代大师名作:
市长奖原作首次展出
昨日,记者来到石湾美陶厂,在这里展出了近百件来自内地和台、港、澳四地的陶艺作品。这是本届陶瓷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次集体聚首佛山联谊后,选送且留下展出的精品陶塑。据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95%为不可复制的原作、孤本,均为大师们的代表作,不少都是各地陶瓷厂或展馆的镇厂、镇馆之宝。有些还是首次展出,联展将持续到本届陶瓷节闭幕为止。部分作品还将在22日进行慈善拍卖。
睇明清正宗窑宝:
最古老“石湾公仔”只得10厘米
同期举办的“浴火凤凰——石湾窑·窑宝展”,首次展出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30多件龙窑作品,许多瑰宝都是第一次公开亮相。
首次展示的“咸丰柒年奇玉店造”瓦脊,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物双面瓦脊之一,高70cm、长4.5cm的架势,让游客忍不住啧啧称奇。
据了解,这条瓦脊是咸丰七年(1857年)石湾陶业花盆行一家重要店铺奇玉店所造,如此完整地留存至今实属不易。
《三稔花釉达摩东渡》作品是本次展览中非常难得的龙窑窑宝精品。其作品通过窑变(即化学反应引起的变化)所形成的釉色,展现出多种色素组合的形象艺术效果。据介绍,之前这件作品原本是收藏在梁园后人、香港塑料大王梁知行手中。
此次展出的陶塑《爵禄封侯》则出自清代中后期陶瓷名家黄炳之手。黄炳擅长制作动物和人物,其中以“黄炳鸭”及“黄炳猫”最为人津津乐道。
与其他展品相比,这件作品趣味生动,构图紧凑呼应。作为黄炳作品中的一件重量级窑宝,它也奠定了黄炳作为石湾陶瓷宗师的地位。
业内人士看宝:
随便一件都过百万
据石湾博物馆馆长廖志勇介绍,本次展出的130多件作品中,80多件都是首次展出。大部分明、清作品都是从海外拍卖市场拍回来的,或者是中国人从国外重新买回来的“回流”作品。“随便哪一件作品都价值上百万元,初步估计在150万元~180万元之间。”他说。
那为什么石湾窑宝主要以明清时代陶塑为主呢?据收藏家冯秋泓介绍,明代是艺术陶瓷发展的时代,成型的石湾公仔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唐宋时代仅有简单的瓦脊,成型的公仔就是从瓦脊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