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浙江发掘了一大批濒临消失的传统民俗,累计入选非遗名录项目657项,居中国第一。张小泉、王星记等一大批非遗项目的背后,都是一家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然而,为家族式的股权管理模式、有限的生产规模所累,产业化业已成为非遗项目长久生存的命门所在。在恳谈会上,50家外贸企业董事长、50家文化经销商将与非遗传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希望能促成双方的合作,使更多民族瑰宝在市场上流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浙江就有一个产业化较为成功的例子,衢州“邵永丰”麻饼即将在台湾地区的一些百货商店、大学周边开出连锁店。由台湾的合作伙伴负责寻找、布置、设计店铺,聘任卖场工作人员,以及媒体宣传,由衢州方赴台协助产品制作与教育训练、产品研发等。
事实上,自2006年来,浙江省财政就专门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可谓不小,但是“授人以鱼”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对一部分可以实现产业化的非遗项目来说,只有通过社会参与,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浙江省文化厅巡视员金庚初这样认为。
据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约有老字号企业1万多家,到1978年,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尚有2000多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曾经辉煌的老字号企业经济效益开始出现大面积滑坡,幸存的近200家老字号企业中,经济效益好的不到20%。因此,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做“产业化”文章已是政府、非遗传人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