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陶瓷生产工艺和技术迅猛发展,瓷砖市场个性化产品突出,产品发展开始趋向高端。现在中国瓷砖企业在瞄准高端市场,强调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兼顾行业的整体利益,通过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大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个人收入和欣赏品位的提高,中高端瓷砖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另外,随着基础设施改造、居民住房建设的投资也日益增加,伴随GDP的稳步增长,普通民众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且开始讲究装饰住房,瓷砖等建材商品需求日益上升,未来瓷砖市场前景广阔。
2009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13.7%。从建材行业内各分行业看,利润同比提高较多的行业有: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103.2亿元,同比增长21%;水泥制品28.7亿元,同比增长25.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13亿元,同比增长27.2%;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108.2亿元,同比增长27.7%;建筑用石加工33.9亿元,同比增长25.8%;防水材料制造7.8亿元,同比增长66%。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建材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长。二是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建材产品突出需求。三是能源价格由去年同期高位回落,而建材产品价格水平稳中有升。值得关注的是,在建材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同时,平板玻璃由于近年来产能增长过快,市场竞争过度,导致全行业由去年同期盈利4.85亿元转而净亏损4.29亿元,成为建材行业内唯一亏损严重的产品。
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长陈云贤提出应把陶瓷产品纳入到“陶瓷下乡”补贴的范围内。他指出,瓷砖市场中比高端产品更加走俏的,并不是中档产品,而是低档瓷砖,原因主要是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及08年下半年以来“外来工”返乡立业为低档瓷砖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如果这个建议得以实施,那么列入“陶瓷下乡”范围内的陶瓷品牌名单肯定是品牌知名度高、企业规模大、产品过硬的企业,他们进入农村市场后,低端陶瓷产品将会加快退出农村市场。
来自建筑陶瓷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在陶瓷行业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低端陶瓷产品却依旧在农村畅销。以河北唐山、四川夹江和广东潮州三大产地为主的低端瓷砖产品垄断了全国农村建陶市场。但进入2009年后,当这种偶然的因素消失后,低端陶瓷产品将理所当然要退出农村市场。2008年,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制造业受到极大冲击,在此情况下,国家大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刺激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以达到扩大内需带动制造业走出困境,这是外在因素。
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基础建设,也是出于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这个因素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消费能力。2009年,那些具有很强生产能力和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都将进入农村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产品优势的大企业进入农村市场,低端陶瓷产品毫无竞争优势,也将直接退出市场。
另外,具有强大生产实力的陶瓷企业,开发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产品,在花色、质量、成本上都比低端陶瓷企业有优势。农村市场包括县一级城市和众多乡镇,在陶瓷行业产能过剩、国外市场萎缩的形势下,农村建陶消费潜力巨大也是未来陶瓷行业市场开拓的趋势。近几年,农村市场的建房速度不减,一些城镇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建陶需求量持续上升。陶瓷下乡的建议体现了政府对陶瓷行业扶持的初衷,但和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更好。对于一批勇于产品创新的建陶企业,国家实际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拥有同样的技术和设备,国内创新企业的产品却难以受到政府工程和本地优先采购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