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意识在苏醒
记者: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发生地,重庆诞生了许多知名的艺术家。据我了解,从你1996年策划首届上海双年展之后,重庆时隔13年才诞生首届双年展,你对此如何评价?
王林:当时,上海双年展是由政府和正规的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双年展。上海比较开放,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也较深,而且对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至今,上海双年展已经举办7届了,培养成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再来看我的家乡重庆,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我市美术创作力量很强,但重庆一直没有举办过大量的当代艺术展,也没有一个当代艺术的展览机制,没有这样一个平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为何会如此?我认为,一是重庆的文化意识还没有完全苏醒,二是苦于经费不足。重庆甚至比不上近邻成都―――成都企业愿意为艺术投资。
重庆直辖以来,经过多年的蓄力,经济文化实力迅速提升,举办双年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今年,重庆终于要有属于自己的双年展了,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来之不易。重庆作为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在文化上应该有自己的对外交流平台,成为西部当代艺术高地。
记者:既然我市的目标是建设西部艺术高地,但为什么将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的目标仅锁定为“青年”一域呢?
王林:是的,本次双年展的定位是青年美术双年展。这是因为现在已不是13年前了,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双年展,同质化也比较严重。重庆要做就要做一个有特色的双年展,而且一个年轻直辖市推出青年美术展,与直辖市形象也比较吻合。
我相信,推举年轻人既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传统,也是重庆的文艺传统。青年美术双年展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做过,我们重庆就是应该有这样一种勇气与魄力。
如果说,整个中国的当代艺术都是以青年美术运动来推动,那么重庆就要尽力办好青年艺术,因为这样就等于增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动力。
记者:我注意到,本次双年展主题是“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该如何理解其中更深层的含义呢?
王林:其一,当代艺术就是一种当下状态的表达―――在当下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场面里呈现,但并非随波逐流,而是有独立的文化选择与方向。
再来说说“当下”。当前,中国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种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艺术家如何从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定位、文化方向出发去利用文化资源,创造出值得认可的作品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拥有何等程度的想象力。
难道不是吗?艺术想象力容纳了传统、智慧、技能、思想与方向。我们试图去激发青年人的艺术想象力,而不仅仅是时尚、流行与前卫。所以,以“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作为展览主题,也就是期望透视出中国当代美术的未来价值选择和文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