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苏州市文化遗产汇展举行 让“非遗”活在民间
http://www.socang.com   2009-06-15 10:41   来源:

    昨天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在苏州文庙广场,首届苏州市文化遗产汇展在正这里举行。汇展囊括了苏州传统工艺技艺、“老字号”传统技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苏州园林等文化遗产的展演、展示和展销等活动。

    从古色古香的古典园林,到余音绕梁的昆曲古琴,再到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甚至传统医药、民间小吃……从物质的到非物质的,从使用的到食用的,没有一个不精致,没有一个不风雅。这就是苏州的遗产,他们来自遥远的年代但却存在于苏州人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鲜活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里。

    让“非遗”活在民间。苏州市近年来形成了中国昆剧艺术节、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古琴艺术节、江南丝竹节等一系列品牌民间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无数市民参加。无论是在“文化遗产日”之内还是之外,一年四季连绵不断的文化活动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走出“政府喊、专家干、百姓看”的局面。

    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苏州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但居第二。苏州,拥有一百多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的就有三项、十一个。如果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控保建筑也看作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的遗产更加难以记数。

    近年来,为了使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苏州先后建成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让“非遗”活在民间。苏州的昆曲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二00四年四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首演一炮而红,让起源于苏州的“百戏之祖”昆曲获得了新生。自此,苏州的昆曲演出从每年的不足一百场发展为现在的每年逾两千场,实现海内外展演达一百五十余场次,直接进场观众超过二十万人。

    昆曲的复苏给了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一个全新的思路:遗产不仅要“留下来”,更要“走出去”,要和世界共享苏州文化。如今,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逐渐走向世界,他们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建造了苏州园林,将富有苏州特色的建筑风格带到了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苏州 文化遗产汇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