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我国古代曾盛行一种立体微雕技艺,是在核桃核、桃核、杏核、橄欖核上雕刻人物、动物、船只、花鸟、山水等形象,作品小巧可人,可随手把玩。
果核质地细腻,坚韧,纹理很小,易于奏刀,是制作立体微雕非常理想的材料。所以,果核雕就成了微型立体雕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果核雕刻与流行的微雕“一粒米”不同。“一粒米”说是刻,其实就是画,是以刀代笔,在平面上刻出精微细致的阴线刻,用画面来表现;而果核雕则是雕,利用做工精巧、形象细微的立体雕或圆雕来表现。立体微雕的历史非常悠久,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有一位奇巧人能在棘刺上刻一只洗澡的母猴。从明代起,果核雕主要流行于广州、苏州、太湖舟山、山东潍坊等地,工精艺巧,独具一格。果核雕技艺受果核本身的局限,只能以圆雕、浮雕为主。艺人们要充分利用果核的形状、麻纹、质地,因材施艺,精心布局。
果核质地坚硬,制作时,艺人用锉对果核进行整理,用圆凿做出初坯,用小平凿进行细部刻画,然后是磨光、上蜡。串饰则要打孔,陈设品要配上木座和玻璃罩。
现代果核雕有传统题材和现代题材两类。传统题材作品有“采莲船”、“八骏图”、“西厢记”、“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十八罗汉像念珠”、“百子图”等,也有现代题材作品如“暮归”、“洪湖赤卫队”、“嘉兴南湖纪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