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工作人员对4#古墓进行发掘,清理出一个长2.14米、宽1.8米的墓坑。该墓坑分为两层,属于战国楚人的平民墓。与1#、2#、3#古墓相比,4#墓主也是一名军人,但身份、等级更低一些。考古专家陆续从古墓中发现了陶鬲、陶敦、陶缸、铜砝码、铜矛等6组文物,并在陶制品上还发觉了一些红色彩绘,其中一种蚁鼻钱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据了解,这种蚁鼻钱为战国时期楚国人所用,在以往我国的考古研究中很少发现,十分珍贵。但古钱上布满了铜锈和黄土,看不清它原来的真实模样。
据考古人员介绍,蚁鼻钱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由于楚国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各国落后,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铜铸币就沿用了仿制贝的形态。蚁鼻钱的形制,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状像贝但体积较小。
由于1#、2#、3#古墓的方位不同,现场的考古专家认为,1#、2#、3#古墓是一个家族墓地,其中2#、3#古墓墓主都是平民,都有一些随葬的陶制品,都是不成套配制。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大多使用陶制品和青铜器,而铁制品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