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收藏掠影
http://www.socang.com   2008-10-10 13:48   来源:

胡建君 王彬

    中国历来都有收藏的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过诸多收藏的大家,藏品无不是费尽心血方得以聚拢,然而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旦过世后,其藏品亦随之散去,其间的聚散离合,后世之人闻之,钦羡与扼腕均会涌上心头,无怪乎古人常有“过眼云烟”之叹,但是人们对收藏之道痴迷从未有任何消减,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收藏家出现。
    综观历代的收藏大家,他们的身份多数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一来文人士大夫阶层相对文化层次较高,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对于传统文化有着颇深的理解;其二,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闲情来把玩书画、鼎彝等文物;还有一个就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当然这也并非绝对,明清之时亦有部分商贾热衷于收藏,那时因为中国古代的商贾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所以那些商贾们是认可并靠近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的,可以算是对文人士大夫收藏的一种补充。
    到了民国的时候,收藏家的身份略出现了变化,主要就是许多银行家和实业家涉足其间,他们的身份和古代商贾有相近之处,但在收藏的出发点上产生了不同。还有,在民国时期从事中国古代文物收藏的还有一些外国人。
    清初康乾盛世,百废俱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好古董,经过三代皇帝的不懈努力,故宫藏品倍增,俨然一座大博物馆。特别是乾隆皇帝对古董尤其是书画非常喜爱,每每鉴赏完精品后,特好在上面题诗,并钤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玺印,而且专门让擅长鉴赏的大臣分门别类为文物著书编录,比如《石渠宝笈》,对文物的保护、传承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1840年和1860年,在西方列强隆隆的枪炮声中,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相继爆发,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所藏书画幸免者大都流散海外,深藏宫内的历代文物开始经历劫难;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据记载,仅乾清宫一处,就被抢走瓷器、玉器、玛瑙、铜镀金佛、书画册等共340件。
    其后便发生了令国人至今感到耻辱的敦煌藏经洞被盗事件。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 文化研究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