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 《拟石田翁》 2005年
7月上旬,记者一行几人前往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开发区芳草园里,拜见83岁高龄的冯先生,在这个绿树成阴、花草茂盛和主人新购进的巨大赏石的楼阁与自然相和谐的园子里,冯先生不顾年岁已高身体有恙,热情地解答了记者对他的访问。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
冯先生:经常有年轻的艺术家来看我,听取我的看法,他们中有不少还是在认真继承传统,这让我很欣慰。现在人讲求变,艺术当然不应该一成不变,但不能为变而变,把自己的根不要了。中国的艺术随着自然、社会和文化取向等方面的改变,几千年一直不停地变化,有着各时代的艺术面貌,例如从宋到元这短短的几百年变化就很明显。但现在有不少人,忽视了传统,脱离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性,而过于追求西化。其实,中西艺术因民族特性、文化等不同而诞生的两个系统,其中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想要谁取代谁,是不可能的。
记者: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许多人抛弃传统而完全西化呢?
冯先生:现在中国画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了,放眼看去,能和过去的国画家相比的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是教育导向问题,许多美术院校的教育都是以西画为主。例如中央美院、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的力量明显不如油画,国画还日渐式微。中央美院原来的国画力量很强,现在就大不如前了。在杭州的中国美院一直比较注重传统,国画力量相对强些。这种教育导向和格局要改变,否则中国艺术就走不出自己的路子来,不走出自己的路子来,放在世界艺术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就不可能成功。对待我们的传统艺术,现在很多人要不是太漠视、要不是就理解偏颇。当前很多老百姓就不喜欢一些油画,这就是无声的抵抗!
从拍卖市场也可以看到,当代油画长期市场都不如国画,这两年起来了,但现在又出现了大的调整,而国画尤其是古人和近现代的国画一直就比较坚挺。这反映了我们本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中国画还会有大的发展。
记者:现在很多人认为电脑的普及,书法将会没落,您怎么看?
冯先生:只要注意到中国文字的不断革新的几千年发展史就会明白,以中国文字为基础的书法和中国文化一样,在世界史的发展长河里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共同的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现在的人对传统的继承不够,怪里怪气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对于艺术,我们应让人们形成共识,也就是说要让大多数人觉得美,在历史上能站得住脚,捧是捧不出来的。解放初期,一些人认为梅兰芳是捧出来的,这是外行说的话。捧一次可以,一直让人捧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名家、大师都是用作品的美打动大多数的人,靠炒作是不可能长久的。现在书法家的作品,有的人逝世了价值一直在涨,而有的就在下降,这说明捧的因素在剔除。
中国艺术还是靠学养积累起来的,说到底是文化修养,单纯靠技法不行。现在人对白蕉、王邃常等的书法成就,认识还不够。书法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超越古人,但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修养提高,但大量的练习也是必要的,不能投机取巧。文革时期,我白天挨批斗,晚上就抄《红楼梦》,写坏了一大把笔,到了写几章节就知道一枝笔就会坏的地步。当然这不完全是为了练习书法。1966年,我写过一首诗:千古文章定有知,乌台今日已无诗,何妨海角天涯去,看尽惊涛起落时。对传统文化要有这种韧劲。
冯其庸的艺术和为艺之道
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等职。长期以来,一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古典小说、戏曲、中国文化史、中国绘画、书法艺术等。特别是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研究上,有很高的成就,发表了大量红学著作。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新校注本红楼梦》、《八家评批红楼梦》等作品,深得海内外红学爱好者的好评。2007年,受邀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
他从小就学书习画,几十年间从未停辍,但他却不轻易将作品示人,而是潜心于学问,在书诗上筑基,七十以后,水到渠成,创立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书法艺术形式,卓然成为书画大家。对于书画,冯其庸先生有诗云:“十年一碑何足论,腹有诗书气自华。江山满目钟灵秀,笔参造化神始足”。除了读书、作学问、书法绘画之外,冯老非常重视游历。他一生游历过无数地方,六次去甘肃,七次去新疆,七十五岁高龄还登上海拔四、五千米的红其拉甫口岸和明铁盖达坂。越是人迹罕至之境,越能激发他登临的兴致。冯先生写过不少游历诗,读来神采飞扬、脍炙人口。其中有一首诗“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