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相融:无言谁会笔墨意
http://www.socang.com   2008-08-06 10:30   来源:

 

南齐谢赫作品

 

    南齐谢赫“六法”中,以“气韵生动”为品评中国绘画的首要标准,南朝以来自唐、五代至宋元及明清迄今,依然为人们首肯。何也?中国绘画无论写意工笔、造境写境,或“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或“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皆离不开“物”——自然也。而自然本身,天地山川草木花树,是活泼泼的,具有精神灵气的,中国绘画旨在彰显出自然此种无以名之的内在精神,从而表达一种天人合一与生命运行的和谐,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

    “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无论荆关李范、刘李马夏,还是董巨、二米、赵高、元四家及董、陈、“四王”吴恽,前者独擅表现北方“峰峦高耸、骨体坚凝”的自然景物,笔墨方刚奇峭,强在骨力而呈庄重雄强之美;而后者则肆力于表现“山势平缓,烟水缥缈”的江南风光,笔墨圆浑柔韧,具苍茫平茂清润意趣之美。中国绘画,尤其是传统写意画,通过笔的力度、墨的韵致之移情,将画家主体所追求的意趣和境界、简约与高古的艺术追求变为可能,笔墨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以书入画,画含书趣,书画相融。中国绘画根植于书法艺术,其书法性更集中地体现于以元人为代表旌扬文人画思潮主流的南画——“只一写字尽之”。“写”,披露出南画山水艺术审美特征与技法表现特色的个中端倪。赵文敏之《水村图》,黄子久之《富春山居图》,王叔明之《夏日山居图》,倪云林之《渔庄秋霁图》,吴仲圭之《洞庭渔隐图》,董华亭之《青卞山图》,至清初“四王吴恽”“四僧”,近代之吴齐黄潘诸家,皆以书法入画,以书写为象的写意性隐晦地表现自我心志,画面所呈现的“不再是自然的美、自然的和谐和自然的壮丽”,“山水、树石、花草等旧的母题”都被他们用来作了“寄托感情的载体”,强调山水诸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作用,于是“绘画与书法更接近在原则上成为一体”。书意化的线性概括物象方式,为中国绘画美学内涵增添了新的意象。

    “工画者多善书”。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线性艺术,为中国绘画提供了技巧与美学的原理,书法是画法的重要基础和元素,书法用笔乃绘画用笔的基础与基石。古代君子讲究“君子不器”,讲究“通才”。古往今来全能型大书画家莫不工诗擅文,以诗文涵养绘画的精神气韵,以书法笔墨提升绘画笔墨。诗文书法与绘画既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技”,又是他们的“道”,皆是人生之境界气象的映照。今人之绘画创作有窘困于笔墨语言贫乏者,画大画只是尺寸的放大,单调的绘画笔墨的简单重复,究其原因在此矣。

    “笔墨当随时代”,并非否定笔墨传统,对清湘老人此语当认真审视以窥真诠,不可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概莫能外。“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应当随着画家对生活新的感受与表现同步发展,“借古”而“开今”,极古极今,道通为一,真谛是否在此耶?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书画 相融 笔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