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象牙雕亭台楼阁人物臂搁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长方形,一面覆瓦如竹节式,另一面以高浮雕和镂雕技法雕出山水人物亭台楼阁,雕刻细腻,打磨光滑。
象牙臂搁
中国传统书写格式是由右至左,为了防止手臂沾墨,而出现了承腕枕臂的文具—— —臂搁。竹片因为肚稍虚起,不惹墨,最为适用。作书挥毫时枕在臂下,既防墨迹沾臂,夏天可防臂上汗水渗纸,又可代替文镇压在纸面上。
臂搁外形扁片长条状,在竹刻品类中,是常用的文具,也是深受文人喜爱之雅玩,挥毫之余,把玩摩挲,日久温润而见神采;而竹刻臂搁更是竹刻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明、清两代名家都有精品传世,例如朱三松人物图臂搁;清代中期以后,竹臂搁几乎取代了笔筒的地位。
臂搁,在《长物志》,《考盘余事》、《竹人录》等古籍中都称“秘阁”。“秘阁”是古代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以后由秘书监掌管;在汉魏时,尚书省是皇帝的秘书机关,所以“秘阁”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室所藏的图书秘记,大概都是刻写文字的竹片,这些藏在秘阁中的竹片,后来也被称为“秘阁”,明代竹刻家就把刻制用来枕臂的竹片,沿称为“秘阁”。
明清以来大量刻制竹秘阁,因其基本用途是搁臂,而不再是记事存作档案。又“秘阁”与“臂搁”音相似,因此又改称为“臂搁”。
臂搁,一般取竹筒去节,分劈成三片,器形近于平面。主要的刻制题材,有取座右铭为警策,有刻诗画以为欣赏,或刻亲友赠言以为留念。简朴的三分之一竹片,因文人的寄情而衍生丰富的艺术与情趣,凌驾于其它质材的臂搁之上。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云:“臂搁,有以长样古玉为之者,甚多,而雕花紫檀者,亦常有之,近有以玉为臂搁,上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为之者,亦佳。而倭人黑漆臂搁如圭,圆首方下,阔二寸余,肚稍虚起,恐惹字墨,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此为臂搁上品。”
另外,也有觅择如人面竹(龟背竹)等珍稀竹类,或形状奇异的竹子而刻制的,就更为稀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