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时:国画大师20年的扶贫情怀
http://www.socang.com   2008-08-01 10:29   来源:
 

 

【履历】
      徐震时,1938年1月生于上海松江。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方增先等名家。
  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摄影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中国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研究院院长;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分部华东办事处理事。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津贴。

【荣誉】
●曾任第三至第六届全国年画评委、副主任委员兼组织者;
●曾任《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图版摄影,该书荣获1986年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世界最美图书铜牌奖”。中国画作品有《蕉荫图》等;
●与沈鹏书画合作《凌波仙子》获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
●与日本建筑家松本靖男合作设计的《江南水乡》建筑获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新建筑住宅设计三等奖;
●1985年获第三届全国年书评奖编辑工作奖;
●第六届、第九届全国美展评委;
●1985年,他受北京市委、市政府表彰,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
●1989年,被列入英国《世界名人录》;
●1996年,被评为“新闻出版署直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1998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获第六届全国“年画事业贡献奖”、“年画特殊贡献奖”;
●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成就奖”;
●2003年,获“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奖。

■ 本报记者 白晓威 文/摄
  7月10日,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记者见到著名画家徐震时,他正提着一个大纸袋,从他的步态上看,感觉到这个袋子很沉。
      “这个袋子里装的正是既要在8月份发行的《丹青流芳》画册的原稿。”
  这些日子他每天都要提着这些原稿在出版社和自己的家中穿梭。“这本画册是专门在奥运期间送给各国领导的艺术画册,里面集有国内220多名知名艺术家的名作。”徐震时告诉记者:“这是代表国家的,我必须慎重编审。”

艺术扶贫
      《丹青流芳》画册已筹备近1年,徐震时是主审。“现在主题内容已经确定,但还需要精雕细琢。”他边翻着原稿,边跟记者说。
  精益求精,就是徐震时的做事风格。
  第一次见徐震时是在“病残救助基金”书画作品慈善义买的活动上,当时他默默地坐在最后一排,并不引人注意。但是他与众不同的平和却引起记者的注意。
      之前虽然对徐震时的艺术成就略懂一些,但是他的慈善履历却不位众人所知。
  但是,在与徐震时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让记者了解到他的慈善历程丝毫不逊色他的艺术作品。
  二十年前,徐震时就非常关注中国的扶贫事业,1999年前后,徐震时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并且连任两届;他曾参与策划、发起中国扶贫基金会著名的“新长城助学计划”。后来,他多次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地举办书画艺术品拍卖活动。

艺传天下
      几十年来,徐震时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编辑出版了《新编芥子园画传》、《功在千秋书画扶贫集》、《中国扇子艺术精品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粉卷》等画册。
  自上世纪后期,徐震时希望能够把中国画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在1995年,曼谷庆祝中泰建交20周年之际,徐震时举办了“徐震时中国画展”,为中泰艺术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徐震时满怀信心地说:“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绘画之路,学习齐白石衰年变法,把自己的阅历思想重铸到画风中。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让中国画走出国门,弘扬中国的艺术。”
  2006年,徐震时率领10余名中国画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了一次为期10天的中国画展。为金秋安静美丽的涅瓦河畔平添了几分浓浓的中国色彩。
      除了国画,徐震时还对摄影情有独钟。
  1971年,周总理指示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画册,徐震时和摄影家肖顺权历时3个多月通宵达旦共同拍摄完成,画册在日本、法国、美国发行;1979年,中日两国首次合作出版《中国的旅行》丛书,徐震时是中方主要摄影家之一,与日本摄影家共同完成4集的摄影与采访工作。并单独完成了长江三峡、成昆铁路沿线、云南西双版纳风光风景拍摄任务,拍摄了大量的瞬间美景。

【自述】
  我涉足美术,幼年受义父程十发的艺术熏陶和教养,后有缘进高等学府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并受潘天寿大师、吴之、陆俨少、陆维钊、诸乐三、陆抑非、方增先,李震坚、周昌谷、宋忠元、顾生岳等名家教育培养。
  毕业后,有幸到国家级美术出版社工作,纵观古今中外美术,广泛涉猎,且有资深的老编辑、名画家言传身教,在这既出书又育人的熔炉里锻炼成长,不觉已年过花甲。四五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在有限的生命中,只能作一点微薄的贡献。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国粹,13亿人口的宝贵财富。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人生在世,凡事精通很难。在艺术上,急功近利的言论都是误导。治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上世纪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除了专业课外,并设书法、篆刻、古典文学及诗词必修课,也同时学五年。书法正草隶篆,碑帖临本。潘天寿院长因才施教,班上同学,很少雷同。又增设艺术修养课,由潘天寿院长亲自主持和主讲,还特邀俞剑华、伍蠡甫、钱君陶、沙孟海、石鲁、程十发、颜文梁、田世光、蒋兆和、叶浅予等著名书画家和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昆曲及地方演艺界名家讲课。增进对姐妹艺术的了解,提高师生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精心的教学安排,无疑为学习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现在某些艺术院校不设这些课程,学生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我经常碰到一些题材内容雷同的作品。仅有署名,没有标题,为此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为作品题名。这些无标题的作品让观众无所适从,这可能就是所谓与国际接轨的新潮作品?
  凡有成就的画家,不存在一步登天,一鸣惊人之说。不少人生平经历坎坷,为追求艺术,在逆境中执着不辍,天道酬勤,享有盛誉。黄胄先生,早年扎根边陲,速写作品逾万。创作始终贴近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笔墨上没有听说有什么绝招,在理论上也没有越轨的经典之词,因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精神,为群众喜闻乐见。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有方石章“废画二千”,还自命为“苦学派”,这是李先生生前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自勉之句。可见在艺术道路上没有捷径可循,只有不断揣摩攀登,作为晚辈,他们是我最好的良师楷模。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徐震时 国画 大师 扶贫 情怀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