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阳市工商部门根据查获的所谓“奥运产品”揭露了目前市场上假冒奥运产品的各色花招:一些不法商贩明目张胆地销售假冒奥运产品,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有的商贩故意虚假标注产品的金银含量,虚报金银含量及纯度;有些商贩甚至费尽心机仿冒产品质量检测证书;许多商贩夸大奥运产品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对一些奥运收藏品使用“史无前例”、“全球绝版”、“百年不遇”等不实之词,还以“产品全部是黄金打造”、“升值潜力不可估量”、“收藏原始股”等形容这些产品升值潜力。事实上,这些被充分“包装”的所谓“奥运产品”既不是真正的奥运产品,也不是货真价实的收藏品,几乎没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据介绍,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达到暴利销售的目的,别有用心地租借文化气息浓厚的单位及图书馆、音乐厅、博览会展厅等场地经销,经营者在广告中也不标明经营单位,仅标明经销场所,让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是文化事业单位的经销点在销售奥运产品。调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这些经营点大多雇用临时工充当销售人员,雇主一般不出现在公开场合。经营点也只存放样品,如果消费者要购买,则通过电话联系从别处将货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