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沈阳荟华楼黄金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世畅
“玉润中华”中国·沈阳第二届翡翠文化节成功举办,此次力邀北京专家为沈城市民免费鉴宝的决策者,为我们讲述了企业举办活动的初衷。
文化营销以情动人
记者:目前商业竞争很激烈,请问该如何将商品化的珠宝营销做出文化品位?
戴世畅:目前珠宝首饰行业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婚恋人群和比较高端的人士。荟华楼金店恰恰利用珠宝本身所具有的含义加强珠宝文化的推广。我们开展世博园百合婚礼、翡翠精品展示会、“玉润中华”翡翠鉴赏会等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珠宝所传递的“亲情、友情、爱情”这条情感主线来开展的。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不仅扩大了企业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荟华楼品牌的文化内涵。
记者:请问戴总举办此次鉴宝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戴世畅:多年来,荟华楼始终秉承传播玉文化的经营理念,积极推广翡翠文化。倡导翡翠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种融合。翡翠文化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玉文化,挖掘中华民间艺术精粹,进一步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需求,提升沈城市民的文化鉴赏品位,让更多沈城市民更好地认识翡翠、了解翡翠、熟悉翡翠,从而推动沈阳宝玉石市场的繁荣。
继续打造首饰鉴赏活动
记者:针对沈阳市民的翡翠投资热情,企业该如何进行下一步决策?
戴世畅:鉴于沈城市民对翡翠收藏投资的高度热情,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重视消费者的情感消费,我们可以从翡翠珠宝的款式设计上,每年不断推陈出新,从翡翠文化的宣传推广上,大胆创新。
今后几年,我们将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婚庆消费理念,依托传统的黄金与玉(翡翠)材质,充分利用其传情达意的功能,采取局部突破的方式,针对特定的婚恋人群率先消费,形成示范效应,经常开展一些影响深远的大型文化推广活动。
奥运契机弘扬中华文化
记者:正值奥运期间大力宣传玉文化有何深意?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戴世畅: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举办这样一场大型的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珠宝盛会,可以说意义深远。我们通过为沈城市民开展免费鉴宝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翡翠,了解翡翠,从而让广大市民领略中华翡翠的博大精深,了解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7月26日、27日我们开展的免费鉴宝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了沈城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在第一天的活动现场就聚集了200多位等待鉴宝的收藏爱好者,鉴宝的藏品有从地摊上淘来的宝贝,更有世代相传的奇珍异宝。这个活动可以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还原玉本身的美学价值
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著名鉴定家史希光
记者:和田玉因温润的质地和名贵的价值,广受关注,请问在我国历史上收藏和鉴赏和田玉始于什么时期?
史希光:和田玉不是近代的产物,1976年在河南安阳西北郊殷墟发掘的《殷墟妇好墓》共出土玉器755件,既有琮、壁等礼仪用玉,还有戈、矛等仪仗用玉,这其中就有和田玉的身影。
它足以证明人们从商代开始就做与和田玉有关的工作。
在唐代,有关规定限制了普通人收藏和佩戴和田玉的权利,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温润的宝玉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大规模收藏和重视和田玉是在清朝乾隆皇帝时期。
记者:在中华的文化中,玉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史希光:中国人喜爱玉已经有很久的历史,长期对玉的喜爱和欣赏使人们愿意给玉赋予某些形而上的东西,玉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
人们往往以玉来比人,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等,中国古代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都爱玉,可以说是封建统治者引领了主流的审美标准。
记者:您对此何评价?
史希光:宝石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美丽的石头”。玉作为宝石的一种,有色彩明快、质地温润等特点,这也是玉本身给予我们的美学价值。激进的文物学家曾提出“玉时代”的观点,我认为这并不可取,玉作为一种美学价值很高的宝石,不应该掺杂意识形态,公众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玉的美学价值上。
收藏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往往具有文化惯性,艺术品需要新思想的充盈,就必须打破这种文化惯性,转变人们的观念。当然,这不光是培育这么简单,玉石具有广泛的收藏基础,这种惯性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