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工艺源于民间,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北京官办特色的工艺作坊“果园厂”所生产的雕漆器,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技艺炉火纯青,形成了风格。到了清代,雕漆又有新的发展,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风格与明代不同。
雕漆作品日益日用化
雕漆,因工序是雕,主要原料是漆,故名。北京雕漆,是以铜、木料作胎,在胎上涂几十层,甚至几百层漆,厚达5至18毫米。然后在漆上雕刻出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花纹图案。
乾隆皇帝酷嗜雕漆,宫廷造办处设有“油漆作”,负责制作宫廷使用的各类漆器用品,但据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御用雕漆器却不是在造办处制作,而是在苏州定作的。苏州制作漆器,从器型、花纹、落款方式都须听从宫廷造办处的指挥,造办处则直接听命于皇帝。乾隆亲自提出设计要求,对不合格的作品进行修改,制作精美的作品不仅受到嘉奖,还会加刻乾隆的御题诗,非常有身份。所以,苏州的雕漆器代表了当时制作雕漆的最高水平。
早期的雕漆工艺主要用于家俱油漆,只有简单的图案嵌雕于漆器上,且多为单调的黑白两色。现在发展到白、杏黄、茶红、粉红等20多种。每种作品也由过去的单一色彩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套色。雕刻的刀法,过去主要是平雕,现在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
近年来,北京雕漆又朝着“工艺美术日用化”的方向发展,陆续创作出一批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如台灯、餐盘、仪器盒、电子钟表壳、雕漆桌面、雕漆绣墩、雕漆衣箱、雕漆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