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社会动荡,画坛亦流派纷争,各行其是,弥漫着因袭守旧、趋名逐利的庸腐气。此时挺身而出,著书立说,力挽狂澜的领袖人物,正是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松江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别署香光居士。17岁因书法差而乡试屈居第二,于是拜乡贤莫如忠为师,发奋临池,从此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两次乡试落第以及与憨山等禅师的交往,使他对禅宗的“顿悟智慧”产生了强烈的皈依情结。所谓“禅宗”,乃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禅”字在梵语中意为沉思、静虑,主张人们通过静思“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董其昌将其书斋起名“画禅室”,将自己通过静思而顿悟的随想,编为《画禅室随笔》。而董其昌的画论中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其参照禅宗自唐以后分为南、北两宗,而将唐以后的中国画也分为南、北两宗的论述,然后借用禅宗的“南顿北渐”之说,旗帜鲜明地扬南抑北。
《青卞图》,纵225厘米,横66.88厘米,纸本,水墨。作于61岁。高头大轴,以王蒙的《青卞隐居图》为母题,但其更发挥了随意性和抽象化、符号化。在构图上,他学古人“运大轴,只三四大分合”。兼用披麻皴、卷云皴和折带皴勾皴而成的山石,左顾右盼,盘桓曲折而上,虽有细碎处,但重在山体的四面取势,融浑一体。结合书法用笔的勾皴擦点染,线条圆浑,柔中带刚,湿笔多于干笔,或疏或密,或浓或淡,使画面上的笔墨情趣富有节奏韵律。不求形似,以胸臆写山水,山间不见人,有屋舍而无路径,山顶云雾缭绕,复归虚无,其意直指重塑北宋大气势之画风。然而某些地方似乎显得稍过简率,如树的造型奇特拙朴,似包心菜的断面,但也令人一望而知乃董其昌手笔。
从重塑山水画的个性化、文人化来说,董其昌的画是成功的。也因此他的画论影响了清代三百年的画史。虽其画论过于偏向自我,难圆其说,确有可商榷之处,但仍然不能掩盖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