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次青铜器馆改造将原本的3个展厅,扩充为序厅、面具厅、群像厅、祭祀厅、立人厅、秘宝厅、互动厅7个展厅,共展出了120余件青铜器。古蜀国极富特色的青铜器群较之以前得到更为全面系统的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受之前展陈条件限制,三星堆最大的一具青铜大面具(高72cm,宽132cm,前后径80cm)从未正式展出,而在新馆中,入馆最显赫的展位便留给了这件重达200斤的庞然大物。
除了大面具,三星堆还有诸多大型青铜器,这些文物是如何完成搬家呢?“为了避免文物在搬运过程中‘受伤’,博物馆对每件大型文物都制定了专门运输布展方案,不惜动用担架,夹板。”以300斤重的大青铜立人为例,陈列保管部部长朱亚蓉说,文保专家在运送时,首先将立人请上了为它度身定做的“担架”,然后从头到尾用夹板固定,最后再由8位专业人士小心翼翼地将它从库房抬至展厅,丝毫马虎不得。
鱼线固定 展陈有新招
小型青铜器不存在运送困难,但因其自身重量小,要将其固定陈列却不容易,为此,博物馆可谓是费尽了心思,最后想出了用鱼线绑定的办法。昨日记者在现场时,工作人员正在陈列小型青铜器,其中一件持璋小人像还不足5厘米高。工作人员将其安放在水晶基座上后,便用细如发丝的银色鱼线将其固定,不凑拢仔细观察,记者根本看不见人像的腋下绑着鱼线。“这些鱼线虽然很细,但很有柔韧性,这样固定既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也不会影响参观效果。”朱亚蓉表示,综合展馆的陶器文物展陈也大量采用了这种鱼线固定方法。
突发应急 安装活动展柜
据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三星堆博物馆仅有两件陶器标本被震碎。“这次地震虽没有给众多文物带来损坏,但地震后,青铜新馆改造时,我们还是紧急加入了很多抗震元素。”朱亚蓉说,除了加固文物陈列外,青铜器馆的展陈全部采用了高科技的设备,尤其是展柜,“我们将固定展柜全部改装成电子控制的活动玻璃罩,这样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安保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启动开关,将玻璃罩摇起,从容地将珍贵的青铜文物取出来转移到安全地方。”而照明设备也是很新颖的圆形底座冷光射灯,这样文物既能受到最好的保护,又能完美地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