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传来的水晶酒具,早在80年前就已得到人们的喜爱,无论将水晶酒杯放在哪里,它都反射着绚丽的光芒。向往美好生活和追求至高生活品质的人们,早已把它视为珍藏囊中的热爱之物。
在欧洲,尤其是在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什么样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的水晶酒杯,是有一定之规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尽享每一缕袭人的酒香,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生活情趣和品位。水晶酒具,奢华品味的彰显。
乔治是Riedel水晶公司的总裁,他邀请专家组到全景皇家酒店,为公司的首款朗姆酒杯选择式样。这个专家组的成员包括危地马拉专业蒸馏公司的总裁和酿酒大师、法国酒杯设计公司的总经理、Riedel东京分公司的CEO和墨西哥品酒师协会会长。在“选杯会”前,他们收到通知:不要搽任何香水及香体露。选杯会期间,门窗紧闭,以防外界气味进入。
乔治请与会者先“闻”每一组样本,然后仔细检测,接着可以晃动酒杯,闻和品尝朗姆酒。“就如寻找你最好的朋友”,他建议,“你会灵光一闪,‘这种口感最好!’”尽管这些专家对葡萄酒和烈酒非常熟悉且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测评,但主人明亮的蓝眼睛中透露出的权威让人望而生畏。
经历战争
乔治对酒杯设计的兴趣和激情深植在他的血脉中。上溯到18世纪,他的祖先约翰-力铎就创立了一家玻璃厂,57岁的乔治是Riedel家族第八代传人。这份家族事业拥有250年历史,是一部波希米亚历史的缩影,也是一段伴随着战争和复兴的历史。
约翰-力铎于1756年开办的玻璃工厂,就在七年战争爆发前数月。这场战争对他的事业是一场恩赐——在Riedel玻璃厂附近的一个村庄,奥地利军队的一次炮轰打碎了该镇几乎所有的玻璃窗。虽然Riedel当时是碗和酒杯专家,但它是该地区唯一能生产大块玻璃的制造者。接下来的二十年,繁盛的窗玻璃需求帮助这家玻璃厂发展起来。
如同当时波希米亚其他玻璃厂一样,Riedel的工厂安置在偏远的森林里。森林是那个时代木材燃料和碳酸钾的唯一来源。工厂成立一个世纪后,在约翰的曾孙约瑟夫的领导下,公司搬到了恩特伯龙镇,开始使用煤气熔炉铸造玻璃坯,并随后开了4家分厂。19世纪末,Riedel成为欧洲最大的玻璃厂商,雇佣了1300多名工人,它生产的高脚杯、玻璃珠、纽扣和酒壶开始远销至亚洲、非洲和北美。
20世纪初,Riedel继续蓬勃发展,但是在约瑟夫的孙子,华特的领导下,它的第一个繁荣期走到了尽头。华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当炮兵,退役后,他领导工厂度过了大萧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iedel为德国坦克制造透镜和棱镜,还为纳粹军制作护目镜。然后,在二战末期,波希米亚北部并入捷克斯洛伐克,新政府将这个家族企业收归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