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荫简介
潘祖荫(1830-1890年),字伯寅,号郑盦,清代吴县人。为历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高官的状元宰辅潘世恩之孙。历任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好金石;图书金石收藏甲于吴中,闻名南北。著有《滂喜民斋丛书》、《攀古楼彝器款识》等。
世人知道潘祖荫,多是因为他曾当过清朝刑部尚书,更因为他是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在收藏界,人们叫他“潘神眼”。他收藏的国宝级文物大盂鼎和大克鼎,至今还在故宫博物院存放,也是我国青铜器藏品中的至尊。
左宗棠抱恩馈赠大盂鼎
大盂鼎系西周康王时代奴隶主贵族为颂扬康王、祭祀祖先而造的大鼎,距今已3000年,是迄今出土的形制最大的西周青铜器。鼎高101.5厘米;口沿下饰兽面纹一周,三足上部各饰一兽面,纹饰极为精美。鼎内腹壁铸有铭文19行、29l字,记载着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03年)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命令,铭文内容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奴隶社会的状况。
大盂鼎出土后,首先被岐山豪绅宋金鉴占有,道光三十年宋金鉴出银3000两把大盂鼎赎买到手,其后代又以700两纹银将该鼎出让给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几年后,因官场倾轧,有人上疏检举左宗棠“居功自傲,图谋不轨”,时任工部尚书的潘祖荫上疏力救,他向咸丰帝上奏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潘祖荫的这两句话,让左宗棠的名字几乎一夜传遍全国。当时左宗棠正做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也就是个帮忙的师爷。由于潘祖荫的搭救,左宗棠得以幸免。为报救命之恩,左宗棠以心爱之物大盂鼎慷慨相赠。
黄金600两换不去举世双绝
大克鼎为周孝王时铸造,距今2800多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是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的第二大器。大克鼎是大贵族膳夫克祭祀其祖父师华父的重器,铭文内容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奴隶制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
大克鼎出土后的第一主人是潘祖荫的门长柯劭,稍加协商便归了潘祖荫。同时拥有举世双绝,使潘祖荫大喜过望,他为此专门镌刻了“宝藏第一”的印章。自二鼎安身潘家后,慕名求见者门庭若市,凯觎者亦不乏其人。但潘祖荫始终不受威胁利诱,坚持珍藏二鼎。潘病故后,其弟潘祖年将二鼎运回故乡苏州,作为传家之宝谨慎守护。
上世纪20年代,一个美国人专程赶到苏州,愿以黄金600两或楼房一幢换二鼎,潘家断然拒绝。抗战前夕,对二鼎垂涎三尺的国民党要员特在苏州建造一幢大楼,企图以办展览会的名义长期占有二鼎,此计也被潘家识破婉拒。1937年抗战爆发,苏州沦陷,二鼎命运危如累卵。为确保不受磨损,潘家在鼎内塞入破絮,鼎的四周又杂置了几十件较小的鼎彝,再覆盖泥土、砖石。日军曾多次闯入潘宅搜查这两件国宝,有次一天之内竟搜了7次,但挖地三尺空手而归,二鼎得以安渡劫波。
大克鼎变身全聚德吉祥物
大盂鼎和大克鼎是青铜器中的极品,是西周时代的鸿宝重器,与陈介祺所藏的毛公鼎被并誉为“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后留传给潘祖荫的侄孙媳潘达于,潘达于在1951年将二鼎捐赠给当时正筹建上海博物馆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二鼎遂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现大盂鼎存放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克鼎存放在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虽然从清末离开北京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但是北京的一家闻名遐迩的餐饮企业却在2003年用大克鼎做了吉祥物,这家企业就是全聚德。据说是因为大克鼎的“大克”两字和英文DUCK(鸭子)谐音。这也算是大克鼎的一段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