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绘画一般意义泛上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作为美术史上的学院派,起源於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而後流行於欧洲,盛及到十八、十九世纪的各个美术学院。最早 的美术学院的开创是意大利的卡拉奇兄弟,那是建立於1590年的波仑亚学院,他的功绩在於结束了古老的、行 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而使整个美术教育向前大大提高了一步。其後的美术学院强调要继承文艺复兴时的古典艺术,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典雅。重要的代表画家有卡拉奇、列尼、勒·布朗、布格罗、大卫、安格尔等等。
大卫(J.L.David 1748-1825)十八世纪末与十九 世纪初法国卓越的画家,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於 巴黎商人家庭,少年时跟历史画家维恩学画。18岁入皇 家绘画雕塑学院,26岁以《安蒂奥赫和斯特拉尼卡》而 获得罗马奖,随後与维恩去意大利访问和学习。1780年 回国後创作了《贝利萨利乞求施舍》、《安德洛马哀悼海 克多》等,1784年成为皇家艺术院院士。1785年再次赴 罗马完成《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获得成功,1789年创作 《护从官给布鲁都抬来他儿子的尸体》。1792年大革命期 间他成为国民议会委员,赞成判处国王路易十六的死刑, 并积极叁加革命活动,1793年创作《马拉之死》。雅各宾 派失败後,他被捕入狱,後经画家夫人与学生多方恳请, 最後获释。获释後立即创作完成了《萨宾妇人》。1799年 拿破仑政变後被指定为政府画家,画了《拿破仑越过阿尔 卑斯山》、《雷卡米埃夫人像》、《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式》、 《发旗》等,受到皇帝拿破仑嘉奖与授勋。波旁王朝复辟 後,画家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被迫逃亡国外,晚年从事 教学和肖像画,学生有热拉尔、格罗、安格尔等。77岁 逝世於布鲁塞尔。
<<马拉之死>>大卫作於1793年,布鲁塞尔美术馆藏。法国大革命到来时,大卫积极投身其中,为国民议会创作了不少绘画。此画便是其中一幅重要的历史画,题材取自画家亲眼所见的悲剧场面。
1793年7月13日,大革命的领导人、雅各宾派的领袖马拉遇刺身亡,就在当天,画家赶赴被刺杀的现场作了速写和记录。马拉因患有风湿性关节病,每日需浸在浴池中工作数小时,被刺杀时他正坐在浴缸里,凶犯的匕首抛落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部伤口处向下流着,死时脸上却带着平静的表情。在浴缸旁的长方形木墩上,还放着笔、纸、墨水瓶,马拉的左手正拿着准备签署的文件,木墩上清晰地写着"献给马拉,大卫",表示画家对革命者的深深敬意。
整幅画既平易近人,又具有宏伟的纪念碑形式。画面的取景、环境安排、道具选择、人物姿态完全按真实记载,但又经过极其精心的筛选而避免过份日常生活化。同时在构图上留出上部大片平面的背景,使马拉的人体具有雕塑感,也加强横线构图结构的稳定感。从而,这幅画既使人感到朴素生动,又使人觉得是一座庄严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