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钱是战国中晚期的青铜铸币,是一种进步的铸币形式。圆形圆孔的圜钱又称为“环钱”,钱面上铸有文字,是先秦货币一大系统,这是从玉璧纺轮演变而来。主要流通地区为东周、西周、秦、燕、赵、魏、齐等国。圜钱与刀币、布币相比,圜钱的中孔用绳系扎后具有方便携带,又便于清点等优点,符合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也便于人们互相接受。在中国流通了二千多年的“方孔钱”,即由此而来。
圜钱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刀币流通区和刀布币并行区发展起来的圜钱。这种圜钱圆形方孔,货币单位沿用刀币的“化”。有的有郭,如賹化圜钱賹原为黄金的重量名称,賹化即为极珍贵的货币的意思,又名有轮賹化;有的无郭,如明字圜钱。这些圜钱约流通于战国的晚期,如齐国的“賹四化”、“賹六化”圜钱,是齐襄王公元前283—265年复国以后铸行的。燕国的“明四”、“明化”圜钱的产生年代,比齐圜钱要更晚一些。另一类为布币流通区发展起来的圜钱。这种钱面平孔圆无郭,后来有的也变为方孔或有郭的了。货币单位一般都沿用布币的“釿”,币面铸有地名和货币单位,如三晋和周地区的“共”、“垣”、“蔺”、“长垣一釿”等。魏国的共字圜钱、垣字圜钱是产生年代最早的圜钱,大约在魏惠王公元前370 319年迁都大梁以后。
秦国也处于布币流通区,秦圜钱与别国不同的特征是,以“两”为货币单位,币面只纪货币单位,不纪地名,这表明货币铸造权集中于朝廷,在货币制度上更具有进步性。秦圜钱,最初是圆形圆孔无郭,背面平素无文,正面铭文“重一两十二铢”、“重一两十四铢”,战国晚期演变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由于半两大小适中,便于授受,适合当时流通的需要,得到迅速发展,后来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圜钱除以上铭文外,还有:离石、共屯赤金、东周、西周、济阴、封坪、半圜等。在诸多圜钱中,除“垣”字钱稍多外见图,其他都很少见,比较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