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市场波澜不惊 老照片一枝独秀
http://www.socang.com   2008-06-19 10:18   来源:

作品:1918年10月10日作 徐世昌就任总统合影 银盐纸基
估价: 60,000-70,000 元
成交价: 179,200 元

  4月,内地最重要几家拍行的影像拍卖在春拍中并未收到预期的热度,但从华辰2006秋拍首开国内首个影像专场至今,影像市场呈现的特征已由单纯关注纪实影像和特殊技法逐步扩展到国际大师作品及老照片。而作为最早在国内试水影像拍卖的北京华辰,这次的影像专场有131件,成交率52%,总成交额为310.9万元。华辰这场拍卖呈现出来的特点是“老摄影”作品受追捧,而且多出自外国人拍摄的中国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纪实摄影”,在拍品的选择上华辰依然有国外摄影名家的作品“助阵”。本场拍卖最高价格成交的一件作品即拍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由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关于《圆明园、颐和园早期照片》,这组照片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一经上拍,买家的争夺异常激烈,就连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派人参与竞拍这件作品,最终这件作品的成交价格为95.2万元。这也是华辰继2006年秋季拍卖以来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摄影作品。排在成交价格第二位的詹姆士·利卡尔顿的作品《清代义和团时期立体照片套装》以29.1万元成交,中国题材的立体照片拍摄量和存世量都相当稀少,此套拍品不仅保存完好,而且配有原厂观片器,最终以29.12万的高价成交。在中华民国频繁的总统更迭中,徐世昌就任总统是唯一举办过总统交接仪式的。徐世昌、钱能训、曹汝霖等众多的政要名人聚集于交接仪式,照片《徐世昌就任总统合影》记录下了这一历史的瞬间,拍场上激烈的竞争也让此件老照片以高出估价3倍的17.92万元易主。国外知名摄影师的作品依然具有号召力:马克·吕布的《北京古董商的街道》和《大雪中的紫禁城》分别成交于4.592万元和5.6万元;人像摄影大师马克·豪泽的《马友友》取得5.04万元;影星梦露正是凭借汤姆·凯利拍摄的《红色天鹅绒上的玛丽莲·梦露》而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此套作品成交于13.44万元。

  而其他的拍卖还包括上海王开照相馆拍摄的20世纪30年代重要女画家关紫兰的肖像照,民国四大公子之一袁克文的戏装照,20世纪初北京公立学校照片一组(8张),吴作人等拍摄的中国早期话剧照片一组(7张),国外战地摄影师拍摄的1937年淞沪会战照片贴册一本(103张)等十分珍贵的原始照片……这些拍品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影像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图本。插文1:

  评论家鲍昆:这次华辰春拍影像专场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是珍贵老照片成为全场拍卖亮点。圆明园老照片拍到价格新高,其他历史老照片成交也普遍不错,除一些定价较高者外,老照片的文献价值得到了市场的再次确认,相信今后的拍卖主角渐渐会回归市场的根本价值追求上。

  二是老底新作开始成为配角。这种方式本来就是早期启动影像市场的无奈,现在显然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走向边缘。这是一个可喜进步。因为这本来就是画廊等一级市场干的事。

  三是当代艺术影像依然不太被部分买家接受,再次证明买家对这种市场现象的警惕和冷静。

  四是中国影像艺术品收藏家队伍虽日趋成熟,但还需学习培养。这次拍卖中,一些极有价值的拍品或低价拍出或流拍,说明买家在鉴识知识上还有欠缺,如上拍的几本价值极高的早期相片贴册,其文化、历史价值远高于一些民国的艺术摄影作品。这些研究中国现代史的难得资料,在传媒上基本没公布过,买家将来就是向传媒出售这些影像也能把投资完全收回。插2

  有人说:照片是静止的历史。照片的纪实性是摄影艺术能自立于艺术之林的基本依据。欣赏历史照片,就是在欣赏和探究历史的轨迹。在这个零快餐消费时代,虽然网络和出版物上很多“你抄我抄”的历史照片偶尔能带给我们惊鸿一瞥,但远远不能带给我们对历史的回味和沉思。因为历史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的,相对于其他复制的照片,原版照片的高清晰度为我们把握照片中的每一个碎片提供了可能。这种碎片的细节不仅准确地折射出了历史的真实,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每个细节的解读来更好的理解历史的全貌,这是那些清晰度不高的复制照片所无法比拟的。

  2007年初,上海王开照相馆地下室惊现了两万多张珍贵历史原版老照片,包括阮玲玉等大明星的艺术照、家庭照片和老建筑照,在上海滩引起轰动;2007年春天和秋天,在以华辰为首的各大拍卖公司的影像专拍中,原版历史照片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部成交,成交价格大幅上扬;2007年末,“真影留踪——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展”在沪举办,展出的近150件清末民初的老照片都是上图珍藏的历史原照,再现了清末民初的前尘往事和风物流变,又一次轰动申城;2008年初,原版“老照片”被著名的《大众摄影》杂志评为2007年度“影像十大流行语”之一。所有这些新闻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历史原版照片。那么,什么是“历史原版照片”?又如何鉴赏历史原照呢?

  历史原版照片,是指直接通过照相机成像的照片或者在拍摄后一段时期(一般指五年)内,直接从底版印制的照片。

  2006年春天,法国巴黎曾经拍卖了几张中国最早的中国银版照片,由法国人于勒·埃及尔在澳门和广州拍摄,虽然品相不好,但成交价仍然达到了20万到30万元人民币一张, 这种银版照片就是直接成像的原版照片的一种。直接成像的照片就是指在摄影术发明初期(中国流行于1850年到1860年左右)一次成像的银版照片、铁版照片或者玻璃版照片,统称硬版照片。硬版照片就是底版,每一个都是孤品,不具有可复制性,摄影师本人就是影像制作人。据考证还有人于1850年到1860年左右在上海和福州曾从事银版照片的摄制,但国内还很少见到这样的原版照片,虽然硬版照片清晰度不高,但作为人类第一批影像记录,值得大家珍赏。

  直接从底版印制的照片指的是从玻璃湿板(中国流行于1860年到1880年)或干版(中国流行于1880年到1900年)底片或者胶片底片(中国流行于1900年后)印制的照片,大部分是摄影师本人直接印制,也有少量是摄影师助手协助印制的。这些照片是我们现在市场上能够收藏到的绝大多数历史原版照片。

  直接从底版印制的原版照片根据影像印制的相纸的不同,可分类为蛋白照片、银盐照片、铂金照片、凹板照片等。

  蛋白照片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板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制方式。现在市场上出现的1900年前的绝大多照片和照片册都是蛋白照片。由于感光度低,这时的照片无法从底片放大,是从底版直接晒印的,所以照片尺寸和底版大小完全相同。蛋白照片一般呈棕褐暖色,影像层次的丰富性比硬板照片大大增加了,但照片稳定性不高,比较容易受保存环境的影响,高调部分容易变色。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从1900年开始,以氧化银和明胶涂布在纸基上相纸开始在摄影界广泛使用,这样的照片统称为银盐照片,由于银盐相纸的感光度大大增加,足以在煤气灯放大机上进行放大,所以这时的照片开始出现了不同尺寸大小的历史原照,全景照片也开始流行了。银盐照片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清晰度高,是当今中国市场中存量最大的历史照片,但银盐照片的影像的层次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在探索摄影的艺术性过程中,画意摄影流派的摄影家发明了一种铂金印制法来印制照片,这种产生于1883年的方法感光非常慢,能够在印相时对局部影调进行控制,从而使画面影调非常丰富,产生画意效果,这种效果在传统的黑白银盐印相中很难取得。由于铂金的稳定性,铂金印制的照片不会像银盐照片和蛋白照片那样会氧化变色,保存年限基本和纸基的年限相同。但由于铂金相片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早年在中国基本没有摄影师曾经实践过。在国际上,这种铂金原版照片是照片收藏中的“贵族”,价值远远大于银盐照片。后来,由于战争引起了铂金奇缺和价格飞涨,在1916年,铂金相纸停止生产。

  而凹版照片是将摄影与凹雕版画制作结合的而制作出的照片。一幅摄影底版被转换到铜板上,然后进行蚀刻、上墨并擦干。最后再用凹雕印刷将墨印到照相纸上。完成的作品能融和两种工艺的优点。凹版印制没有蛋白和银盐印制的清晰度,但它丰富的色调以及精美纸张的质感可以产生美妙无比的艺术效果。最终凹版印制被摄影学界公认为是照片的原版印制,20世纪初的上海曾经印制了大量凹版照片摄影册。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上面提到的这些印制方式所制作的都是真正的原版照片。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照片,比如在书籍杂志或互联网上的照片,其实都是“照片中的照片”,它们都是从原版照片扫描、翻拍重新印制到书刊或者上载到网上的,很多照片是经过多遍的扫描和翻拍,清晰度大大降低,内容习见不鲜,和原版照片带给我们下面的体验已经很遥远了。

  可以说,相对于网络和出版物上的照片,原版历史照片每一张都是孤品。硬板照片自不必多说,就软版照片来说,虽然从原底片当时或许会印制多张照片,但每一张照片都是手工印制的,曝光、色调都是有差别的,照片的题跋、保存方式、地点和照片本身的颠沛流离更加千差万别,所以我们手中的历史原照都是唯一的。一张照片拍摄的起因,一开始是被摄者想替自己保留一份对自己的记忆(肖像照)或者拍摄者想保留一份对大千世界的记忆(风景民俗照等)。从本质上看,一张张照片都是在珍藏一个个私人的回忆。我们欣赏这种原版照片,就是在分享这种回忆,在体验时间的沧桑。

  面对着一张具有百年历史的原照,看着它发黄的纸基,精美的纸托,不可倒转的历史景象和摄影师或被摄者的题跋或印章,抚摸着它光滑的表面,凹凸感的照相馆商标,我们一下子会感觉到自己和历史的距离拉近了。这张照片也许被被摄者、摄影师抚摸过,也许在以后的岁月里又被很多我们并不相识的人珍藏过,通过一张张历史原照,我们在和被拍摄者握手,在和当年的摄影师握手,在和历史握手。这是一种奇妙的时光倒流,一种崭新的人生体验。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自动生成图像的出现,传统影像所依赖的借助相机光学生成的原理已不在是唯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后摄影”时代,与传统影像距离的加大无疑使我们更加珍视历史;而人人手持相机(手机)的体验在丰富我们的摄影经验的同时,更增加了我们对传统影像的怀恋。

  虽然今天的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使我们每天能够看到了成千上万转载的传统影像,但它们大部分是粗糙和雷同的。同时,互联网和大众媒体大大增加了影像的受众人群,这种共享文化的普及更加增加了原版照片的膜拜价值,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英国著名的原版老照片收藏家特里·班尼特今年访问中国时告诉我:在西方,一张原版老照片的电子版传播得越广,人们就会越有兴趣购买它的原版。在中国很多交易商害怕照片电子版的传播和印刷出版会影响原版的价值,但特里预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 五年之内,这种情况会彻底改变。

  在当今社会,“读图”不仅仅是人们快速接受信息的方式,读“原图”更应当成为一种重要的思维和体验方式。收藏和鉴赏这种历史原照,尤其是当它成为你的藏品,在你手里赏玩的时候,这种独特的朝觐感会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生活的境界。在分享比我们自身更持久和更丰富的影像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位置。这种现代人最喜欢的视觉体验还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暂时摆脱现实,从而将我们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来增加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真实的现实生活是残缺不全的,这个生动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完美,到现在也不完美,但在这个静止的天地里,你能够享受完美,不朽的完美。

  ——摘自仝冰雪《历史原版照片鉴赏》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老照片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