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锦地花鸟纹碗(明晚期) ←剔红花鸟漆盒(清) |
漆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目前所见对漆器的最早记载,是《韩非子·十过》中秦穆公与由余问对。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则是1977年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河姆渡朱漆大碗”。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张荣介绍说,制作漆器的“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化学漆,而是从产自我国湖南、四川等省的漆树上割取出来的呈灰乳色的“生漆”,经过加工提炼,调配成各种颜色的漆,然后涂抹在各种器物的表面制成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美术品。漆器具有胎薄体轻、坚固耐用、防腐防酸的特性,兼有装饰华美、色彩绚丽的审美功能。制作漆器一般分为治胎、涂漆、彩绘、打磨抛光、温室烘干等步骤。明代黄成所著的《髹饰录》把漆器工艺分为14大类,101个品种。清代诗人袁枚就曾用“阴花细缬珊瑚明,赪霞隐隐东方生”来形容雕漆色彩之美。
专家介绍,漆器自古就与高贵、权力、财富联系在一起,由余就指出漆器是奢侈的象征。加上其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历来深受人们青睐。但漆器复杂的制作过程和苛刻的保存条件限制了漆器的广泛流通,使得人们对漆器的了解和关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