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为宣纸
http://www.socang.com   2008-06-16 13:58   来源:

  “纵观历史上宣纸业的沉沉浮浮,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起起落落。”这是曹天生这位宣纸迷对宣纸的独特解读。虽然宣纸研究只是曹天生的业余爱好,但如果对他的家族和他的人生轨迹稍有了解之后,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宣纸研究才是他心向往之的事业。

出身世家迷宣纸

  曹天生研究宣纸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条件,正如他在《中国宣纸》第二版的“后记”中所写:“笔者是在可考的中国宣纸的发源地出生的,幼年及童年一直在小岭,及长,也没有离开小岭及附近地区。”在他的家庭中,有许多前辈、同辈和后辈都曾经或正在从事宣纸的生产。
  曹天生的父亲曹集志先生,少年时起就跟其祖父曹进林先生为曹恒源家办的宣纸厂捞纸,此后又为其他几家纸棚做工。新中国成立后,曹集志担任小岭村第一任村长和小岭乡第一任乡长,还担任过宣纸联营董事会第二任董事长。而曹天生的伯父曹鹤寿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也是一位宣纸工人,以晒纸见长。工余则灯下读书,在当地是位自学成才的典型,他对宣纸的生产全过程了解深透。建国后,曹鹤寿主要以教书和晒纸为生,远近百姓皆以“鹤寿先生”称之。他写得一手好字,算得上是纸乡的书法家。曹天生说自己“一生受伯父的影响很深”。
  在长辈亲戚中,外祖父张根季先生是曹天生最亲敬的人之一,他是纸乡小岭闻名的宣纸燎草工人,技术精湛。即便目前,曹天生亲人中的大多数也仍在宣纸行业工作。
  在曹天生的记忆中,他“是在望着外祖父和舅舅浸草、堆草、洗草、蒸煮、晒滩的循环往复的劳作中长大的,是与伯父在晒纸房里流着大汗,边看伯父晒纸,边与伯父谈心中长大的”,他的伯父当年在许湾纸厂的晒纸车间里讲给他听的关于蔡伦的传说,他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楚。他也曾在外公和伯父等人的指教下,体验过一些宣纸的制造环节。即使1978年考上大学到外地工作后,他一年中也要数次返回家乡,除探亲访友外,总要拜访那些在宣纸行业辛勤工作的亲朋故友。
  曹天生从小就爱写点东西,但最初却从没想到要写宣纸。是什么促使他迷上宣纸呢?他在《中国宣纸》第二版的后记中这样写道:“1979年笔者在安徽师范大学读书时,母校请来著名的程千帆教授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讲到大学生要常练笔写文章。他说,写什么呢?怎么写呢?他的答案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用心去写。程先生的讲话对笔者的影响很大,加上笔者在地方高校研究过一段中国经济史,于是笔者就写宣纸,写笔者了解的其他地方文化性的东西。”曹天生所写都是他所熟悉的东西,写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在别人看来几乎是“土得掉渣”的东西,正是在对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的探究过程中,曹天生逐渐成长为宣纸史研究专家。

宣纸为何要“申遗”

  曹天生常年居于安徽,笔者此次采访时恰逢他到北京出席一个关于中国文房四宝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会议邀请国内研究笔墨纸砚的专家学者制作“申遗”文本,曹天生是宣纸研究方面的代表。
  宣纸原产地安徽泾县,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它是徽州文化最杰出、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宣纸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其中既包括古代文人墨客在宣纸上所作的书画,又有用宣纸印制的各类经典。宣纸还与歙砚、宣笔、徽墨交相辉映,构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安徽文房四宝,形成了皖南地区所独有的文房文化。
  宣纸基本上都是纯手工生产的,因为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宣纸”,其质量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我国现在欲将宣纸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宣纸一直沿用着已经使用了数百年的传统生产方式."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宣纸 文房四宝 审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