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希高收藏背后的故事:50元划拉一麻袋名画
http://www.socang.com   2008-06-02 09:41   来源:
   很多人知道邱希高是一个以画竹著称的大画家,外号邱竹子,现任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会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殊不知,他在收藏界更是小有建树,而且曾经为山东省图书馆捐献了近300幅藏品。说起他的收藏经历,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打铁还须功夫硬

    邱希高1936年出生于莱州(时称掖县)。自明清以来,此地出过不少中国文化名流,甚至出过三代状元,还有人官至宰相。受古镇遗风染熏,邱希高自幼钟爱中国书画艺术。16岁时,他到沈阳求学,20岁奔赴大西北支援“大三线”建设,在兰州化工学院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因为在图书馆工作,他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1963年,他到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进修,得以大开眼界。一有时间,就到北海画廊参观名家之作,或者到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看字画,耳濡目染,加上勤于钻研,他积累了大量的书画知识。这为他后期的收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0元划拉一麻袋名画

    1966年,邱希高回老家探亲,见邻居家墙上挂了几幅书画,有石涛的画、翁方纲的字。邻居见他喜欢,欲送给他。因为是大年初二,他没好意思要。回兰州后,他查了一下,这两位都是有名的大艺术家,就动心了。后来妻子回家打听,当时正赶上“破四旧”,旧字画根本不值钱,很多都烧了。村里做鞭炮,常买字画回来用,几分钱1斤,还没有报纸值钱。

    邱希高听了,非常着急,就想保护这些字画。1969年,他又回到老家。在朱桥集一个破烂市上,一位卖钟表的见他盯着一个砚台看,便问他要不要字画。 邱希高问他是谁的,有多少。对方回答不知道作者,有一麻袋。磨蹭到集市散了,那人还不走,说想喝酒。邱希高说你早说啊,赶紧领到供销社,花一毛钱打了点酒给他喝,两人这才去看字画。果然有一麻袋,可惜由于保存不力,有的已经发霉了,只拣出50几幅相对不错的,有状元的,有进士的,全是名人。对方开价200元,最后讲到50,外加一瓶二锅头,成交。

    有一副画,落款撕了,邱希高让他找一找,卖主说用来擦屁股了。

    后来卖主自认为得了大便宜,四处宣扬这笔买卖,以致周围的人都知道有个邱希高很傻,竟然买些没用的破纸。

  20元买了17张宝贝

    从此,邱希高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因为名声在外,下一次他一回老家,就有收废品的找上门,要领他去买字画。去第一家,对方要20元一张, 邱希高爽快地答应了。谁知,卖主的儿子回来,坚决不卖了。出来后,收废品的说,你不讲价,他们就觉得东西值钱,其实平日都当废纸卖。后来到第二家,拿出17张字画,收废品的出面讲价,13元成交。每张不到1元钱。

    中午,邱希高请收废品的吃了顿饭,对方说,回头要帮他大量收购,3元一张卖他。

    但后来这人为了赚钱,全收些没有价值的画。邱希高不满意,对方说有张齐白石的画,卖主要价10元,他怕贵没敢买。邱希高赶紧让他领路,亲自出马买回来,果然是珍品。

  走亲戚“走”来30张字画

    有一次, 邱希高到邻村一个亲戚家串门,亲戚领他去一户人家看字画。主人一下子拿出30多幅,说喜欢就拿走,不要钱,要不就烧了,留着也没用。 邱希高给钱,人家坚决不收。没办法,回兰州后,他花150多元钱买了两个羊皮筒捎回来。“我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啊。”

    邱希高说,当时,毁掉的东西太多了,我收藏,就是想保护。也让别人明白,这些东西有价值,不要再烧了。出于这样的目的,文革期间, 邱希高收藏了大量的古字画。虽然现在看价钱很便宜,但那时他也是省吃俭用来收藏的。特别是出差,碰到好的宝贝,他就会倾囊而出,连饭都吃不上也不管。

  藏品五花八门

    除了字画,邱希高还收藏了其他的珍品。比如龟化石,彩陶、砚台等。1979年他在天水买了个汉罐,有个当地朋友听说后,告诉他买彩陶才值钱。那可是四五千年前的宝贝,才卖5毛钱一个。后来他买了一些,都是碰上的。买龟化石也很偶然。他在兰州当地一个小店看见了龟化石,店主要价2000元,最低1500元,两人正讨价还价,一个农民过来,说他有。过去一看,好几个呢,最后以每个100元成交。还有一个“犀马头”(犀马现在好像已经绝迹),花了800元搞定。

    还有一次在诸城,他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清乾隆年间的上等“端砚”,顺藤摸瓜,竟然淘来了近百方。据考察,其来源可能与老家诸城的刘墉有关。

  一次捐赠300幅

    “我当年收藏这些东西,从来没想过将来要升值,就是觉得烧了可惜,要为国家保护好。”邱希高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98年,他将自己收藏的近300幅明清两朝名人字画,捐赠给家乡的山东省图书馆。2007年,在本报的帮助下, 邱老义卖了多年来精心创作的80多幅墨竹图,所得全部捐献给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贫困学子。

    1999年, 邱老走进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对全国观众敞开了心扉:“省图书馆有条件将这些字画保护好,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观摩,比留在个人手里有好处。”

    为感谢他对文化事业的贡献,省图书馆在烟台开发区为他买了一栋住宅。能够在家乡安度晚年,邱老觉得非常欣慰。

  劝一般人别搞收藏

    搞了一辈子收藏,邱老却劝一般人千万别搞收藏。他说,这一行太累了。买了这件想买那件,买不着就惦记着,天下的好东西永远买不完,你就得一辈子省吃俭用来买。况且,现在市场上的真东西太少了,千万不要都抱着拣漏的心态,天上不会掉馅饼,像他的收藏经历,只是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物,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了。经常有熟人拿着“淘”来的字画请他鉴定,几乎全是假的。所以如果要买,就当工艺品买,不要当真的古迹来买,否则会吃大亏的。

  打算再捐180幅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邱老说,山东省图书馆曾经跟他联系过,他也有遗愿把收藏的其余180幅古字画捐献出去。省图书馆有个意向,要专门为他建立一个展览馆,到时候,这些古迹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另外,他前几年曾编撰《明清百名进士墨迹》一书,很受欢迎。其中收录了100名明清两朝著名人物的墨迹。这些墨迹都出自他捐赠省图书馆的那300幅字画里。下一步,他打算再编撰一本《明清山东名士墨迹》。因为手中缺少资金,近期他打算忍痛卖掉两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端砚。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作为一代实力派书画名家,邱希高笔下的苍竹,就是他人品的最好写照。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邱希高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