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颤动人类的抗争:中国地震题材邮票
http://www.socang.com   2008-05-20 16:18   来源: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为中心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新近发生的四川大地震,广大集邮爱好者急切希望及时发行相应的附捐赈灾邮资品,以便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关爱之情。我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震灾袭击。因此,很早就开始对地震进行研究,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地震资料。邮票上不乏生动反映。

    东汉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苦心研究多年,终于在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北宋学者、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曾在《梦溪笔谈》中记下了许多对地学有价值的见解。明末科学家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用30多年时间游历我国广大地域,进行地理现象的考察,后人整理出版的《徐霞客游记》已成地学中的名著。这三位世界地震学的先驱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登上邮票。1953年12月4日,原邮电部发行特7《伟大的祖国(第四组)—古代文明》特种邮票一套4枚,(4-2)为“地动仪·记录地震仪器·东汉(公元一三二)”,图案是候风地动仪的复制图(图1)。1955年8月25日,原邮电部发行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4-1)为“张衡天文学家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图案是张衡侧面画像(图2)。1956年1月1日,又为纪33每枚邮票配发无齿孔小型张。1962年12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一套8枚,(8-5)为“宋·沈括”,图案是沈括着官服的半身像;(8-6)为“地质”,图案是沈括实地踏勘地质情况的图景(图7)。1987年2月20日,原邮电部发行J136《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以“摒绝仕途,矢志远游”、“岩栖穴处,排日记程”、“登必至极,穷途不忧”为题分别描绘徐霞客的探险经历。

 

责任编辑:地震题材邮票
  • 推荐关键字:邮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