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覆盖一切灾难
http://www.socang.com   2008-05-19 10:31   来源:

 

生命系列——大禹的传说 1995年 210×480cm


  施大畏、施晓颉父子谈画作表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编者按: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与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美术编辑施晓颉父子碰面,刚聊了几句,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到抗震救灾的话题上。原本是关于“呼唤中国气质和民族品格——两代人的艺术碰撞”系列采访的首访,但在一场突然的灾难面前,不管是谁,都难以按捺那种油然而生的悲怆和关怀之情……

  意志的力量 人定胜天

“我们这两天每天看直播到凌晨1时,”曾经去过都江堰的施大畏对那片土地怀有特殊的感情,而儿子也和他一样,日日盯着电视屏幕,“我和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又紧张又难过。”

施大畏的“生命系列”题材描述的正是人类和自然的抗争,对于这种抗争他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思考:“这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在强大的生存需求下迸发的力量。当然,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在这种意志的支撑下——我们已经看到了,救灾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年轻一代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不如老一辈那么深沉,施晓颉的脸上露着一览无余的忧伤,这种忧伤是单纯而明朗的,并不似父亲那么沉重:“我相信人定胜天。”

  笔端的情绪 两代不同

两代人的想法无需多言,大都在笔端描绘出了不同,但最终也归于统一,颇有些父子连心的感觉。施大畏的笔触渗透着苍凉,浓重笔墨把人物情绪推到快要爆发的极限。而施晓颉的画作,入眼即是朦胧与梦幻。他解释说:“我的画相对来说比较‘轻’,父亲那一辈是亲历过种种苦难的,可是我们这一代并未亲眼见过那些残忍的镜头,我总是忍不住在画面里加入些象征希望的元素。”

施大畏侧耳倾听,边点头边感叹:“我曾经有过一种错误的理解,总觉得他们这些孩子没有亲历血淋淋的场面,所以对整个社会、整个时代没有责任感,但我错了。他们也会呐喊、呼吁,只不过在形式上更温情。”

翻开施晓颉《墙角里的孩子》这幅画,那张微微抬起的稚嫩脸庞上分明在等待着什么。让人忍不住联想,在塌毁的房屋下面,有多少双这样的眼睛在等待着生的希望。所以,就连父亲施大畏也被感动了:“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现实、功利,但是他们的单纯、直接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呢?”

  亲身的感受 艺术创作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怀着对人类的关怀,那么他是不会有好作品的——对这个观念的坚信,施大畏带着儿子踏遍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他们曾经沿着黄河徒步采风。“我去过四川的很多地方,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所以现在更加触动,那么在这种触动以后的创作中必然会化为点睛之笔。”

“爸爸几乎从不在画画技法上跟我说什么,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影响着我对艺术的看法和激发我创作的灵感。”经历过叛逆时代的施晓颉称自己如今“常常陪伴爸爸过老年人的生活”,一下班就闷头作画。当然,这几天父子两人夜夜守着电视机。在看过了那么多感人的镜头之后,施晓颉说道:“我想我还是会用我自己的方式来描绘这种灾难,的确有惨不忍睹的镜头,可人类的爱也即刻显现出来。现在周围的同事朋友每天都关心着灾区传过来的第一信息。在创作中,这种爱当然会覆盖、战胜灾难本身。”



墙角里的男孩 180×150cm 施晓颉



生命系列——国殇 1993年 210×480cm 施大畏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爱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