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最大规模文物普查 汉阳陵考古大调查
http://www.socang.com   2008-04-16 09:59   来源:
   

文物普查

    文物部门将首次全盘规划四合院、传统民居和历史保护街区的保护。(资料图片)

    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沿渭河北塬东西一线100余公里,如一串串磨损的珍珠,需要精熟的手艺人重新来发现、打磨、镶嵌

    伫立古城西安,放眼四望,陕西渭河北面的咸阳塬和北山一带自古就是皇家陵区,古墓密布,冢坟森森或与山齐,周、秦、汉、唐等历代墓葬杂沓错置,历尽千载沧桑。多数冢墓因时代久远已莫知归属,有名有姓的也多有待今日考古的佐证。

    “江南才子山东汉,陕西黄土埋皇上。”这句不乏自豪的俗语,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听来却是沉甸甸的,让人有些透不过气。

    这位由汉景帝阳陵考古而“崛起”的专家,面对70余座帝王陵不免感慨:“要摸清皇帝的家底,谈何容易!”

    “帝陵是皇帝的家底”

    汉唐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汉代文化(包括慎终追远的丧葬文化)从制度层面上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唐代文化则以世界胸怀登上巅峰。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如今,汉十一陵,唐十八陵,沿渭河北塬东西一线100余公里,如一串串磨损的珍珠,需要精熟的手艺人重新来发现、打磨、镶嵌,让人们在快餐式的人文景观消费中重觅震撼。

    “帝陵,那就是皇帝的家底。” 焦南峰说,“皇帝的家底,也是我们民族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

    焦南峰从1995年起担任汉阳陵考古队队长。他知道,对于以汉唐帝陵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的前提就是摸清家底,然后制订宏观的保护规划,把文化遗产传递后世,永续利用。

    机会终于来了。2006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陕西的《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方案》,要求首先要摸清帝陵家底,进而为帝陵等大遗址制订保护规划,其成果将作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子项目。焦南峰挑上了汉陵调查队队长的担子,副院长张建林则被推为唐陵调查队队长。

    摸清“丝路皇帝”的家底是国家需要

    首战选址汉武帝茂陵。

    “2006年9月,我们开始组队进行全面调查和勘探。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茂陵陵园、茂陵邑遗址、陪葬墓、修陵人墓地的勘探工作,考古调查面积50平方公里,实际勘探面积达15平方公里,茂陵的基本布局和遗址内涵已基本清楚。”焦南峰对于自己的战果非常满意。

    首选茂陵是势所必然。秦皇汉武是中国人永远的心结。

    史载,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39年起开始修建茂陵,前后长达53年之久。到武帝驾崩入葬之时,原来栽植的树木都已参天合抱。如今,武帝的陵墓仍是西汉帝陵之中规模最大的,是“汉兴厚葬”的最典型代表。

    “汉氏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贡赋,以一分入山陵”,汉代,帝王陵墓的财政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当西汉末年的赤眉军攻进关中,曾打开茂陵的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起义军搬取陵墓内的随葬品,竟然“陵中物不能减半”。

    焦南峰说:“汉武帝雄图大略,在位50余年国力强盛,开拓丝绸之路居功至伟。如今,中国正与中亚各国争取丝路跨国申遗,茂陵在汉陵中位于最西边,扼守丝路要冲,摸清‘丝路皇帝’的陵墓家底,已是国家需要。”

    武帝之父景帝阳陵的布局经十余年考古工作已基本清楚,父子陵墓应具有很大的传承性,这对于由阳陵考古培养出来的业务人员也相对容易。

    汉陵考古调查队如此“摆兵布阵”:

    最西边,选择从茂陵以西4公里处开始调查。此地是兴平市南位镇陈王村,在上世纪70年代农民平整土地时,这儿曾出土过许多人骨架,有的还有刑具。

    最北边,选的是兴平市的定周村,附近有一座封土大墓,可能是汉墓,但不会是茂陵的陪葬墓。

    最南边,紧靠陕西关中的东西重要通道—— 西(安)宝(鸡)公路,沿公路原有砖厂,取土时曾发现过夯土遗址。

    最东边,则临近汉昭帝平陵。茂陵坐西面东,其东司马道旁有闻名遐迩的霍去病、卫青、霍光等人的陪葬墓,茂陵博物馆就在此范围之内。

    “一个个小分队就近驻扎在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任何遗址、遗迹都不能放过,由外围向中间的帝陵开始逐渐收缩‘包围圈’。”焦南峰觉得,如此不仅可完成摸底任务,还可为新的帝陵课题积累新材料。

    两条墓道勘探了40天

    茂陵迄今没有进行过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历年历次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多有进展,但仍有不少疑点—— 比如,对于帝陵来说,四条墓道的亚字型结构本来不是问题,但是最近的一次考古调查勘探却只发现了两条墓道,与汉陵的制度毫不相符。

    “墓道是一座陵墓的钥匙,找到墓道也就等于找到了陵墓的核心,打开了帝陵的窗口。” 焦南峰说。

    他们组成了重点突击小分队,但数天调查下来仍无进展。焦南峰数次在帝陵封土上徘徊。

    “在封土外边确实只有两条墓道。后来我们发现茂陵帝陵封土的边长是240米,比阳陵帝陵封土的边长长出70米,如果把茂陵的帝陵封土两边各缩进35米的话有没有墓道呢?结果按此距离一卡,在封土进去30米处即斜坡上打孔勘探,下面果然是墓道!”

    找到墓道的喜悦如今仍让焦南峰脸上放光,尽管勘探过程用了40多天,而且是三个人一小队,四五个小队一起干!

    茂陵的封土原来经过粗夯,两千多年风干,如今变得更硬了。一把探铲,需要两个人一起用力向下打,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如果墓道深度是一般的三五米也就罢了,茂陵深的能有二十六七米。二十几米的探杆是一米多的小杆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打一铲,提起杆时要一节一节地卸下来,否则举不动,太重了也容易折断。等把探铲拿出来,看看带上来的土质没有遗迹后,再一节一节地把小杆接上去,一直到探杆到底为止,两人再把探杆提起来用力向下打。如此往复,直到探铲带出明显的遗迹或是生土为止。

    焦南峰的解释让人对考古的偶然性充满了期待。他说,除了必须打到墓道的底部之外,考古人员还必须用探铲找出墓道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边缘,如果墓道是梯形的,则需要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上口与下口的两套数据。

    “谁能一个探铲打下去,恰好就是墓道的边缘呢?正常情况下,首先是寻找墓道的边缘,最幸运的话也需要打三杆。”

    焦南峰的考古理念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取舍都以较好地保护遗址为前提,勘探要尽可能少破坏遗迹。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汉阳陵 考古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