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播下大马艺术的种子:华人带去中国国画精粹
http://www.socang.com   2008-04-15 10:04   来源:
     国油画廊举办了一场《心眼 MATAHATI》画展,我是众多友族参观者中的华裔人士……。在一个友族同胞的文化活动场合,我显得格外显眼?看着画作、试图想像……我们发挥无穷精力追寻异国文化在大马落地生根继而发扬光大的原由。可是,马来西亚的艺术摇篮究竟源自何处?它取自中国国画的精粹抑或汲取了印尼艺术的内涵?

  关于艺术,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水墨画历史,虽然至今已是无疆界时代,中西方艺术早已大融合,但全球各地华人画家都清清楚楚这个源头。

  60年代大马华人画家,作品已展现成熟的南洋风格,直至今天,传统水墨画与抽象画也融会贯通,发展自成一格,至于马来画家的艺术成就更有后来居上之势,不断创造大突破,画风大胆开放,题材丰富,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追根溯源,无论是华人或马来人的画作风格,属于马来西亚艺术的摇篮究竟源自何方?是中国抑或印尼?而真正属于我们的,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番面貌?

  回溯20世纪以前……

  马来画作艺术的渊源,得从20世纪以前说起。当时的艺术根基仍很薄弱,主要限囿于英国人带入的水彩风景画和肖像画,并无自身的绘画风格可言。后来,英殖民政府引进大批中国劳工,不过他们几乎都是贫苦文盲,直到20世纪初,康有为和孙中山将马新作为重要的活动基地,才吸引不少知识分子到来,当中不乏书画人才。

  当时,这块土地只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以马六甲王朝为始,后经荷兰、葡萄牙和英国统治期,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在悄然中互相渗透、融合、影响,当中直接影响了最早落脚在这片土地上的马来民族。

  虽然艺术史学者认为华人画家为马来西亚播下美术的种子,但这不并不表示华人移民南洋之前,更早来到的马来民族完全没有“艺术”这一回事。

  这一个阶段可以说是本地绘画艺术的模糊期,既没有完整的艺术文史记载,也没有鲜明时代的代表作品,生活还处于朴素清苦的阶段,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全部,艺术充其量是一天劳作之后的小手艺,涂涂画画怡情,只供自己娱乐,没有展示或以此维生。

  或者可以这么说,这是忙于吸纳艺术元素与内涵的“萌芽期”,因环境使然,也不曾思考“艺术”字眼隐含的意义。

  50至60年代的转变……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独立后的草创期,马来艺术进入第一个转变,首先在技巧上吸纳了新元素,创作题材开始显露“马来风格”。那是在英殖民政府与日军统治期间,本土人士吸收了西方与东方的绘画手法的使然。

  当时的绘画艺术媒介,无论是胶彩、巴迪、素描或者水彩,皆采用西方绘画的技巧,夹带浓厚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色彩,艺术风格的雏形渐现,创作者通过作品体现当时的思想情感,注入了新的水彩元素,与东方水墨画并行形成两大美术派系,题材选择上,马来人与华人本同,不约而同以生活作为主题,完成许多与渔村、乡村、日常作息相关的作品,隐约看出两个民族各自创出属于自身的“南洋”风格。

  尽管早期绝大部分的画家都没展示自己作品,但一些后裔总算将祖先的作品一一保留下来,没有随着先人的离开而全都归于黄土之下或被销毁,而这些幸运地被保留下来的创作,成了如今马来艺术史学家重要的研究资料与证物。

  蜕变1980

  画家阿末弗亚奥斯曼(Ahmad Fuad Osman)坦言,马来艺术没有非常清楚或强烈的绘画艺术历史,也没有很鲜明的传统风格,若就以上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艺术的摇篮是经由不同时期的社会演变与国家政治的历史改造后,双向造而成的。

  将不同阶段吸收的艺术元素渗合其它,以印度尼西亚色彩为题材基础,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艺术风格。

  另一名马来画家巴友乌多摩(Bayu Utomo Radjikin )则指出,马来艺术最大、最明显的转捩点与分水岭是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那些出国研修艺术的画家纷纷回国,成为带动新画风发展的开山元老,当时,出现新的转变与突破是必然的事。

  西方绘画技术为据点

  回流发展的本土艺术家,多属30岁至40岁的壮年时期,尚是冲劲十足满怀理想的艺术家,曾经受过的美术教育、本身的见闻以及所处环境,无不影响着他们的绘画风格,而改革的基础则以西方绘画技术为据点。

  这些艺术家当中,有写实派画家、抽象派画家、水彩画家、油画画家等等各类专才,以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环境为题材,用色大胆,呈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一直到1980年,是本地艺术进展的蜕变,当中的马来画家取得最大的艺术突破,当时,即使是从事马来传统艺术如绘制皮影戏的艺术工作者,在取材选择方面都令人刮目相看。

  近代画家源出同宗

  当时的专业画家及导师如利德扎披雅达萨、阿旺达密教授(Awang Damid)、莎丽法法蒂玛教授(Sharifah Fatimah)和拉迪夫慕希丁(Latiff Muhiddin)如今已是本地备受尊崇的美术导师和研究学者。

  1990年代之后的近代画家,几乎都出自他们门下,也源出同宗,因此技巧和风格自然偏向西方画作,而主题则取材于本土,不过,这总算让马来西亚绘画艺术进入蓬勃的发展期。

  当时崛起的新生代画家包巴友乌多摩和阿末弗亚奥斯曼。他们是近年备受瞩目的画家,组成的Matahati画家组合,最近刚在国油画廊举行联展,反应不俗。

  因为严格来说,马来绘画艺术的发展大概只有30年的历史,也正是这个时候,画家与画廊的关系,慢慢地建立起来。

  时代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讯时代降临,工艺科技昌明,至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今天的马来艺术水平可以说已步入新的里程碑,马来艺术家在色彩及形象呈现手法方面逐渐走出传统,跟上多元化时代,题材方面因为资讯科技,风格大胆而自由,不再有疆界的约束,更不再局限于身边的人事物,除了东南亚国家元素,也有不少作品展现了画家对国际社会和世界变化的关注。

  Matahati画展中一系列作品,展现出早期的绘画艺术手法到新生代的画作风格,以及融会贯通各种绘画技巧后所达到的成熟与创意。

  当时展出的107幅作品是画家们过去19年的创作,巴友乌多摩在开幕礼上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而当场洒泪,艺术家尝透的甜酸苦辣之满腔酸涩滋味,终于强忍不住地倾泄人前。

  展出的题材,以国内和世界时事为主题,画中隐含人性丑恶与善良的极端两面,比如身为马来人的民族意义,尤其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人类的意义,还有战争的残酷与惨烈,虐待儿童。

  每位画家的呈献手法不全然是悲惨、黯淡,而是以讽刺、幽默,不只是画家本身的感受和想法,也能直接地与观众展开无声的艺术对话,这是一场成功的马来艺术画展,也让人亲眼目睹该民族在艺术取得的空前进展与成就。

  保留传统,开创新格局

  马来西亚著名画家、艺评家兼美术史学家利德扎披雅达萨(Redza Piyadasa)说,马来西亚要有自己的绘画历史,一个国家的美术发展,就必须有画家、美术导师、艺评家、美术史学家及艺术机构等支援系统,才能茁壮成长。

  “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美术史学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得撰写美术发展史、介绍画家、评述作品、建立自己国家的艺术形象。

  “有了自己的美术史,有了自己的艺术传统,我们的艺术才能被世界认同,也才会走得更长远。”

  若然如此,那么,在艺术逐渐生活化,与普罗大众慢慢靠近交流的时刻,马来艺术与画廊除了更积极地培养新人才,与世界艺术接轨,更须致力于研究本身的艺术史学,保留传统,开创新格局,才能继续走下去。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