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李强:剪纸的保护和传承是一生良伴
http://www.socang.com   2008-03-17 10:39   来源:
  他叫李强,一位即将步入知天命年纪的山东汉子。作为山东人,李强有着典型的认真、执着、坚韧的个性,这在记者与其交谈中感悟很深。李强干过公职,做过生意,并且都很成功,但最让李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他今生能够与剪纸结缘,并为烟台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李强认为,这才是个人价
值最好的表现和张扬。

  现在的李强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头衔:烟台市剪纸委员会会长。之前,李强已是中国剪纸艺委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剪纸学会副会长。这些头衔让李强更要为了烟台剪纸艺术的进步而不懈努力,为了烟台剪纸这个百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扬竭尽所能。

  与李强约好采访地点,记者如期而至,交谈中,一段粗犷的山东汉子与细腻的剪纸文化结缘、保护、传承的故事拉开帷幕。

  耳濡目染初识剪纸艺术源于祖母

  提及初识剪纸,祖母应该是李强的“启蒙老师”。在李强很小的时候,祖母经常会在炕上剪裁一些传统的窗纸,有花草、有小动物、有大福字等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人病危,家里人请李强的祖母为老人的元宝枕上做“送魂鸡”,祖母在家里剪裁,李强便在旁观看,见到祖母刀剪并用,没有任何构图和设计,完全凭记忆剪裁,剪出“送魂鸡”的大小刚好与元宝枕的贴面吻合。从那时开始,李强便对祖母盘腿坐炕、用刀和剪剪纸的“绝活”钦佩不已,只是当时的李强还没有意识到在那一张张大红纸上生成出的模样是几百年民俗文化的结晶,更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会为这种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痴狂一生。

  1980年,李强20岁。或许是祖母的影响,或许是上天的安排,李强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山水画。在几年的时间里,天赋极高的李强对作画有了很深的体悟,创作激情和审美观念有了迅速提升。时间到了1985年,那是中国美术最为活跃的一段时间,新潮美术来势咄咄逼人,几乎占领了整个中国艺术界,传统美术疲惫地固守着这块文化阵地,由此迸发的艺术寻根热潮如燎原之火迅速展开。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发达的烟台也在其中。

  李强告诉记者,当时很年轻,自己也弄不明白这个艺术之根是什么?具体到烟台又应该体现在什么艺术样态上?那一次的艺术寻根是对李强的考验,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锻炼。今天的李强正是在那一次的寻根路上找到了真正的烟台艺术的精粹,也找到了自己人生价值发挥的平台。

  寻根之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如何开始自己的寻根之旅,历史悠久的胶东大地文化样态丰富繁多,传统艺术更是不胜枚举。李强心想:“就是穷尽一生,也难全部认知,更不用说领会精髓了。”就在李强无从下手的时候,儿时祖母剪纸的景象呈现眼前。李强顿时觉悟:“传统文化应该就是民间的、是大众的,民间艺术的样态就应该是最好的体现。”

  待李强静下心去寻找这项民间艺术时,发现已很难寻觅到它的芳踪,在城市、在农村,祖母盘腿剪纸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当时李强心中不免产生了要尽快着手抢救民间艺术的欲望。“儿时看祖母剪窗花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这种耳濡目染的浓厚情结,注定了我一生的剪纸良缘。”李强感慨地说。

  此后的李强开始了一程真正的寻根之旅。“那是在1987年,我听说在福山门楼水库附近,有一位老人,剪工很好,手里也有很多种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剪纸样本。”李强回忆说:“我当时一腔热血找到老人的家里,表示想要或买一些她的剪纸样本。但老人十分珍爱那些‘宝贝’,既不肯卖也不肯给。”李强的这次寻根算是失败了。过了不久,李强听说老人突然去世,专程到老人家中看望,当李强问老人的儿子那些剪纸在哪的时候?老人儿子的回答令李强痛心不已。老人的所有剪纸样本全部烧了。也是这一次的痛心,让李强保护剪纸艺术的决心更加坚定。此后,李强寻遍烟台以及烟台以外的地区,搜寻烟台剪纸样本。

  2004年年末,李强经朋友引荐认识了招远辛庄88岁民间剪纸艺人宋美玉老人。在老人家中,李强看到一套剪纸珍品:由《白蛇传》、《天仙配》、《吕洞宾三戏白牡丹》三组爱情戏曲故事组成的精美窗裙。当李强表示想高价买下它时,老人没有同意。不久,不甘心的李强再次登门,死磨硬泡,但老人还是不为钱所动。李强只好无奈而回。过了不久,李强接到老人电话,说要送给李强一套剪纸作品。接到电话的李强很是激动,随即三顾辛庄。 这次李强还没进屋,老人已急急从柜中取出一个蓝布包袱,翻开来,只见里面用木板夹着一套窗裙,带着年深日久的气味,却又艳丽如新。她说:“小伙子,你上次走了之后,我心里像似闹病一样,我不认字,你说的许多大道理我不懂,但我能看出,你是一个真心热爱剪纸的人,能在你手上把它们传下去,我也就放心了。”

  这程寻根之旅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用李强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收藏剪纸全力保护珍贵文化遗产

  在近20年的寻根路上,李强起初只是一味收集烟台原生态窗花样,随着剪纸花样积存渐多,认识与初衷发生转变,收集的门类也从居室剪纸,增加到岁时节令剪纸、人生礼仪剪纸、祭祀剪纸、服饰剪纸等等,20余个种类。

  “民间剪纸的风格、内在美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戏剧、信仰息息相关。对烟台原生态剪纸里图腾符号、物候历法、生死崇拜、民间艺人加以调查研究、搜集整理,是一件即费神又费力的活。”李强告诉我:“为此,在弯弯曲曲走了近20年剪纸收藏之路后,我毅然辞掉工作,一门心思扎进剪纸的收集研究世界。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剪纸的情感,弥补对传统文化失落的空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爱惜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

  民间剪纸不在于材料的贵贱与制作的奇特,而在于劳动者融入其中的本色 。在百姓眼里,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剪纸与生活难解难分,要是这些“艺术” 不能给自己带来精神的愉悦,他们才不费那么大的劲干这种事。越是自娱的东西,就越朴实和真诚。每次李强坐在农家的土炕上与老艺人们屈膝交谈时,总会发现,生活之美始终围绕在身边。把自己当做老人们的儿孙,掏出心里话,时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一本本带着历史重托的花样册,从柜中翻出,这些过往不复的文化遗产,被老迈的剪纸艺人郑重其事地交到自己手上:“老了,剪不动了,善待这些老辈东西吧!”言语中,很像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送与他人般,那份酸酸的感觉,常常激出李强的泪水。所谓的花样册,是对民间剪纸的一种抢救,不如说是为我们的民族和后代保护了一笔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年计划” 传承烟台剪纸的大思路

  寻根是为了保护,而传承才是艺术不衰的永动力。在近20年的寻找、搜藏剪纸的过程中,李强的视野逐渐开阔,对传统剪纸中映照的民俗文化认识得越来越深。这时,在李强的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萌生:为了剪纸艺术,谋划“五年计划”。听起来有些空洞,但李强真的这样做了。

  2006年,李强个人投资40万元建起一座烟台剪纸博物馆,内藏烟台13个县市区清代至建国初期的原生态剪纸5万余件。2007年,李强又亲手创办了“胶东剪纸”网站,详细记录着烟台剪纸艺术的演变发展。今年,李强计划要出一本书《烟台剪纸》,将自己的感悟心得展于纸上。以后两年内,李强还要办一所艺术学校,建一座档案馆。它们的相继诞生就是李强的“五年计划”。

  李强所做的这些不是以牟利为目的,常有朋友说李强傻,而李强自己也常常会想:“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坚守这样一份历史责任与文化情怀,还能撑多久?”每每想着,祖母盘腿剪纸的印象频现眼前,儿时常见的贴在窗棂上的剪纸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宋美玉老人的一句‘放心’响彻心肺……“如果我不做了,烟台将失去什么?”“是烟台原生态剪纸本身吗?”“这也许是危言耸听,但当辉煌了两个多世纪的窗裙即将消失时,也许就预示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根脉正在被割裂。”

(本报记者 凌云鹏)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剪纸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