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巾帼风采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新中国的法定节日之一。根据国际妇女运动先驱蔡特金女士的提议,1910年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决定把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以纪念1909年美国芝加哥女工的罢工和团结各国妇女共同斗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方面,都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并且国家邮政部门还多次为纪念妇女节而在3月8日发行妇女主题邮票。
第一枚邮票的出现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图案就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18岁时的侧面肖像,以后世界各国邮票上不断地出现反映纪念妇女解放运动、纪念重大节日、英雄妇女人物的英姿等,并为广大集邮爱好者组建邮册形成了一个专题系列。进入20世纪后,女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日渐提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女性题材邮票的发行。我国有关女性题材的邮票可归纳为纪念妇女节的专题邮票、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代表及妇女中的光辉榜样。
中国第一套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邮电总局于1947年3月8日发行的邮票,图为三名女工,象征工人阶级,尤其是女工当家作主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题材的邮票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其中纪念妇女代表大会的有:纪49《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第四届代表大会》;J30、95、JF18、JP41纪念“中国妇女第五、六、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行的邮票和邮资封片;1995-18《世界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
我国还特别重视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先后发行了纪21、纪59“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76“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十周年”;J53“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七十周年”;J67“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J108“联合国妇女十年1976-1985”,全面反映了妇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形象。
行业妇女主题邮票
除了“三八”妇女节主题纪念邮票外,我国邮政部门还在3月8日发行了多套行业妇女主题邮票,如1964年3月8日发行特64《人民公社女社员》特种邮票一套6枚,分别为:拖拉机手、粮食丰收、棉花丰收、果子丰收、学习、女民兵;1973年3月8日发行的编号63-65《中国妇女》邮票一套3枚,分别为:矿山新兵(女矿工)、女委员、海燕(女电力工人);1975年3月8日发行的T9《乡村女教师》特种邮票一套4枚,分别为:认真看书学习、巡回教学、开门办学、水上小学;1977年3月8日发行的T10《女民兵》邮票一套3枚,分别为:我们都是神枪手、打靶归来、地下长城。
1953年3月10日发行的纪21纪念邮票一套2枚,均选用劳动妇女的形象作为主图,“纺织女工”图为正在织布机旁工作的女工,“农妇”图为手拿镰刀的妇女站在稻田中,表达了妇女在工农业都是“半边天”的内涵。1959年3月8日发行的纪59纪念邮票一套2枚,第1枚“建设社会主义”主图为从事工、农、兵、学、商5个行业的妇女形象,“全世界妇女大团结”主图为中外妇女手挽手挥舞着形如“3.8”字样的绸带。
中国妇女的光辉榜样
我国邮政部门还先后发行了反映中国妇女光辉榜样的邮票。如:J12是为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30周年而发行的;J27反映甘洒热血献青春的向警予、杨开慧烈士的形象;J82和1993-2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和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2000-10革命终身伴侣百年诞辰,妇女领袖蔡畅的光辉形象;2004-3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同志诞辰百年;J182辛亥革命时期著名人物秋瑾;J173我国著名医学家林巧雅以及J15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藏族登山运动员潘多。此外,纪76纪念邮票一套4枚,分别是:蔡特金像、保卫母亲和儿童、妇女参加建设、世界妇女大团结,其中第一枚是国际妇女运动先驱蔡特金首次登上中国邮票。J53纪念邮票一套1枚,主图再次选用蔡特金像,蔡特金半身像位于邮票中央遍右,面容慈祥,目光有神,周边环围着黄色的花朵。
市场表现
目前,我国的妇女节系列邮票在市场上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有1960年3月原国家邮电部发行的纪76《“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这套邮票的4枚图案,统一采用白色底衬和具有麻布纹底纹效果的边框,既突出了中心画面,又显得朴实、自然。邮票专家认为,该票具有突出的欣赏价值,又是建国初年早期的邮票,早已在实际通信领域消化了不少数量。其他的相关品种在邮市的表现较为平庸。最有代表性的女性题材邮票出现在1964年发行的特64《人民公社女社员》,该票一套6枚,分别选取了驾驶拖拉机、保家卫国、采摘棉花、学习理论等6幅画面。不过,尽管这套发行量仅为600万套的品种画面精美,但在市场上也不过50多元,远远低于该时期邮票的平均市价。(孟浪)
"半边天"光耀方寸
有道是“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在火花的世界里同样适用。在我国各个时期出品的火花上,反映巾帼风采的火花种类繁多、数量可观,主要分为三大类:一为妇女名人肖像火花;二为各种艺术、宗教中的妇女形象火花;三为反映妇女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火花。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特献上这束美丽耀眼的火花。
巾帼不逊须眉,古今女杰辈出。我国各个时期出品的火花,以方寸之地尽显女性风采。
清末民初,火柴生产厂商为了取悦顾客,打开火柴销路,大打“美女牌“,于是各种以名媛闺秀、风月佳丽之形象的火花比比皆是,如大中华的“美丽牌”、光华厂的“美女牌”、宁波正大厂的“桑美女”、民兴厂的“双妹为记”、杭州建华厂的“吉普女郎”等等,这些时髦美女皆含蓄文静,充满了柔和优美的质感,成为这一时期火花的一大亮点。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们在社会舞台上尽情展示着各自的才华,表现妇女题材上的火花,时代特色十分鲜明。解放初期,新兴明星厂的“腰鼓”牌火花,以妇女敲打腰鼓、载歌载舞为画,洋溢着妇女们欢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火花大多以纺织女工和女农人形象为主图,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工人、农民作为社会主导地位的重视。(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