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解读书法的学者——钟明善教授
http://www.socang.com   2007-12-03 11:07   来源:
钟明善,男,陕西省咸阳人,1939年出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中国书法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联顾问、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西安书学院院长、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顾问、西安终南印社顾问、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馆馆长、西安交通大学文化艺术系名誉主任。
    著有:《中国书法史》、《篆刻选》、《意象艺术散论》、《艺林絮语》、《长安书法胜迹》、《书法欣赏》、《行书技法》、《长券三种》、《自书韵语楹联》、《锺明善书法篆刻》、《书法基础》、《于右任书法艺术管窥》、《汉字书法初步》、《谈艺绿》、《墨舞》(中央电视台拍摄艺术片)续集解说词、《于右任的书法艺术》等。
    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行书临范》《金文三种》、《于右任书法艺术》、《名碑帖学习与欣赏》、《于右任书法全集》、《中国历代名碑帖临写与鉴赏》等。
    1987年获教育部“全国教师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书法一等奖;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书法基础与欣赏》2002年10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被授予陕西省暨西安交大“教学名师”称号;西安交大“师表奖”、“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报道。
    《中国书法家名人大辞典》、《中华当代艺术家》、《中日当代著名书法家集萃》、《中国当代艺术家大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日本《91书道年鉴》等中外辞书有传。
    钟明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南海、毛主席纪念馆、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西安原先林博物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法委员会等单位收藏。
    曾访问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新加坡、奥地利、荷兰、韩国、肯尼亚、南非等国,举办书画展、讲学,进行文化交流。
   
    在世界各民族中,把应用文字的书写同时作为独立观赏艺术的,只有我们中华民族。今天,这一独特的艺术早已冲破汉字文化圈而走向世界。这一艺术,以应用汉字作为它唯一的载体;这一艺术,有着实用与观赏两重属性。这一艺术与中国画、音乐、舞蹈、雕刻、文学等姊妹艺术并列,独立存在,自成体系,成了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具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门类。
    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人特制的毛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它以点画、字形、章法为可视形象,表达着无限丰富的意蕴。清代大艺术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意象,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书法最深邃而又是简易的内涵。
    人们常说汉字是象形字。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汉字萌芽、发展阶段,绝大部分汉字的确如此。虽然这种形象不是具象,而是以部分代全体,以简笔轮廓勾画去表示字意词意的意象图画,但它毕竟有形示象,我们仍然可以称这类汉字为象形字。这类字就是从远古到秦代所应用的古字、大篆、小篆。但到了秦汉之际,汉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隶变”之后,成了几千年来广泛应用的方块汉字。这时的汉字连最后在小篆中残留的一点点“随体诘曲”的象形意味也消失了。汉字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纯符号化的汉字——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在实用的同时,它的审美意义究竟何在呢?它又遵循着一种什么样的规律在发展呢?它的形式美是受什么样的观念在支配呢?它又为什么能伴随中华民族从昨天走向今天呢?它是那样古老,六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已创造并应用着它。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人、山东大汶口人的符号就是实证。它又是那样年轻,今日中外书坛各种文化层次的人们都还在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研究它,学习它,寻找自己时代的书法风貌,也寻找书法中的自我。
    在科技、文化各个领域,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宇宙观、世界观、方法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宏观、总体、系统地把握事物本质,是将这种思维方式贯穿于各门学科的具体分析之中。对东方神秘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书法也只能这样分析才能说得清。中华文化思想就其实际、本质而论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同时融会儒家、佛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精髓的兼容的文化思想。阴阳对立统一是这种思想的核心。其审美观念的要害就是儒家董仲舒所明确提出来的“中和”。“中和为美”的观念始终支配着中国人的审美过程和美的创造过程。不断打破旧中和,不断创造新中和,是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书法,在各个艺术门类中是最能体现传统中华文化思想的艺术。西方有识之士认为不了解中国书法就不理解东方意识,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十分恰当的。中国书法有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一个灵魂;柔情性。讲用笔,中国历代书法主张“方圆兼备”,“藏露互见”,“纵收得体”,“中锋用笔”,“侧笔取势”,“沉着痛快”,“力透纸背”,“藏头护尾,力在字中”;结字讲“平正为骨,变化为辅”,“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密处不犯,疏处不离”,“计白当黑”,“围绕中心,穿插避就”;章法上讲究“统视连行,相承起复”,字里金生,行间玉润”,“上下连带,左右呼应”,“密不能风,疏可走马”等等。凡此种种,都在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支配之下。它曲折地反映着中华文化思想和时代气息,也折射出书家的秉赋、学养、性格、追求、理想、情操、瞬间感情波变。“笔墨当随时为心画”也就是从这个意议上讲的。实用功能与观赏价值须臾不离,中国书法就这样伴随着中国人的生命历程。
    中国书法艺术,是全中华民族的艺术,它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寰宇之内,这一特殊的艺术连接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也寄寓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情。
    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具的魅力,使古往今来许多书法艺术家、文化人为之倾倒。这一独特的艺术也成全了历代灿若群星、成千上万的书法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又以自己的生命、激情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无数书法艺术珍品,为中华文明,也为人类文明留下了无比丰富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瑰宝。钟繇、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蔡襄、苏轼、黄山谷、米芾、赵佶、赵孟烦、鲜于枢、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文徵明、唐寅、倪元璐、黄道周、傅山、王铎、郑板桥、何绍基、邓石如、翁同和、刘塘、王文治、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叶恭绰、于右任、柳诒谋、沈君默、潘受等历代留下姓名和没有留下姓名的大书法家更为后世炎黄子孙所崇敬。他们所创造的书法艺术珍品,是我们学习、欣赏、研究的楷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书法艺术遗产,更是缔造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接过来,传下去,就是今日炎黄子孙的责任了。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传统文化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