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凝结心语:从象牙微雕扇骨看绝品收藏
http://www.socang.com 2007-11-23 11:20 来源:
|
据说,现在有实物为证的人类最早的艺术品就是在德国发现的象牙微雕,那是三万年前的东西了。由此可见象牙作为一种承载人类想象力的载体,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传统中的许多艺术品也是和象牙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关于象牙制成的艺术品有许多许多,但是在象牙上的微雕,可是会让玩家们大开眼界的。早就听说过在天津的玩家中有收藏象牙微雕的,就是在一片扇骨,或是一小方扇坠中,密密麻麻地雕刻上许许多多文字和图案,观赏时只有在阳光下对着放大镜才能看清字迹,其技艺之绝令人叹为观止。此次终于能在收藏家禾之的府中得见真品,亲手抚触扇骨上纤若发细的点点字迹,有如近距离地观赏人世间的奇迹,令人不胜感慨。
此件象牙扇骨高 31.5CM,一面雕有《五达宫词》——— 120首,共计 4000字,在放大镜下观看,不但字迹清晰,最难得的是宗形隽隽,点划之间颇为洒脱,用书法的角度衡量,也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另一面雕有高山流水,在林溪间有几位隐者泛舟其中,构图考究,线条流畅,本身就是一幅优秀的画作。
另有一枚扇坠,高只有 1.5CM,正面刻有 12行字,每行约 60字,共计 700余字,所刻为《宋玉风赋》,细观之下,文字间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这些微雕的作者就是清代大名鼎鼎的微雕大师于硕。这些器物的珍贵就在于这种奇迹是现在的艺术家借助于科学仪器都无法达到的,是一个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同时让后世所有能够亲眼见到的人,都会感到惊奇,发出叹息。
微雕大师“南于北吴”
象牙微雕艺术在中国由来已久,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当时已有高不盈寸的立体微雕。从清代起象牙微型雕刻开始多见,并涌现出许多微雕名家,其中以被收藏界称为“南于北吴”的于硕和吴南愚最著名。江南著名象牙微雕家于硕,擅长用盲刻法,即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全凭手感运刀雕刻而成,入刀有力,意在刀先,轻重缓急,随心所欲,运刀如运笔,得心应手,字字意气连贯,流畅自然,其功力之深令人瞠目结舌。与于硕齐名的另一位微雕家是吴南愚,后人评他“能于五分方圆之象牙面上,刻字千余,具有帖气。非用放大之镜不可辨识,不知其何以为之。是殆所谓鬼斧神工也”。近年来,象牙微刻作品的市场价格走势也逐渐上升,收藏象牙微型雕刻作品已成为一些精明的投资者的目标。
象牙艺术品的真伪鉴定
对于象牙艺术品真伪的鉴定,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
、观察象牙本身的颜色和断裂纹。象牙雕刻艺术品的表皮都会老化。年代久了,表面就开始泛黄,再由淡黄逐渐变成姜黄、深黄,直至浅棕色。并且,同一件象牙器上,颜色还往往深浅不一。伴随着色泽的变化,有的器物表面,还会出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浅纹。
二、从雕刻品的艺术风格来判别。如清初雕刻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简练,有明代牙雕的遗风。由于深浅刀法并用,圆浑而挺拔,衣着线条下垂而坦然,给人以沉稳的感觉。
三、注意旧料新雕。所谓“旧料新雕”,就是用旧的牙器,改雕成“古代名品”,或旧的牙器有损坏,取其一部分改头换面,用来充当古代的牙雕制品。 |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牙微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