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竹君伴无忧
http://www.socang.com   2007-11-23 15:14   来源:

红木浅刻圆盘  徐秉言

  中国的竹制品先秦以前就已出现,均以日用品和生产工具为主。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是在唐以后,能考证的是一种叫“尺八”的乐器,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流传于日本,花纹为仕女、树木、花草、飞禽、蝶虫,是典型的唐代风格。相反,在中国却只能从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看到对唐代竹制品的介绍。而从银川西夏陵区八号陵室出土的竹雕残片,雕有人物、庭院、假山、花树等,年代上却已经是南宋的产品。因竹易蛀易朽,不易保存,现今发现保存的大多是明以后的,尤其作为竹雕艺术品存世的,当为明清两代。主要流派也为两大派,即“嘉定派”和“金陵派”,嘉定派以朱松龄为代表的朱氏三代人(第二代的朱缨,号小松;第三代的朱稚征,号三松),精于镂雕,深浅可五六层,后又创留青等技法。金陵派以李耀、濮澄为代表,不事精雕,而求自然雅趣,经手稍作打磨即成大器。尤以后人张希黄以留青之多少深浅来反映色彩层次。直至晚清,竹雕艺术日渐衰弱。虽在竹子产地浙江一带产生了不少大家,其地位和影响终不能和上述两大流派相提并论。

  竹雕艺术兴盛于明清,主要是文人的追捧,称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宁折不弯为自喻清高,一日之见,可消百忧。文人居竹、画竹、写竹、玩竹,长年厮守,为文房雅玩不可或缺的品种。明清以来的精品很难觅见,但一般竹雕制品稍加留意还是常可见到的,价格也非天价。

  竹制艺术品作为杂件被人重新认识后,竹刻艺术这一传统工艺也愈来愈被人们重视。

  现代竹刻大师徐素白(名晓钟),终身从事竹刻技艺的研究,生前和唐云、江寒汀、程十发、白焦、冯超然等频繁合作。竹刻表现为书画,书画融于竹刻,创作了一件件艺术精品。在他的刻刀下,竹子犹如宣纸,把中国书画的笔墨韵味表现得惟妙惟肖,尤其在留青竹刻上,突破前人以进刀深浅表现层次性和立体感的传统手法,而代之以阴阳并蓄的刀法虚实相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作为徐素白的二代传人,次子徐秉言,几十年来寒窗、瘦竹、苦刀,潜心研学父亲的竹刻技艺,传承上已将其父的表现手法熔为一炉,如出一刀,而且在表现作品的写意手法上,运用卧刀飞劈,独辟写意气韵,并且在材质的运用上,扩散到红木和紫檀木上,被誉为武进竹刻的徐氏代表人物。笔者有幸经好友汤兆基介绍,多年前在一次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与秉言相识,谈来投缘,意趣相逼,秉言兄嘱汤兆基绘梅题款,由他精心操刀,千枝交错,梅绽数朵,花蕊花瓣,层次分明。数年下来,竹面泛红,枝梅凸现,似有暗香扑鼻,“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汤兆基的题字属豪放一体,与画面气韵交汇。每每闲坐下来,或闲聊,或独思,手不离斗竹斗梅,呵之以气息,抚之以汗脂,包浆渐生,光泽和润,火气消退,而人之心情由浮躁转为清静,真可谓“一日见竹,百日无忧”呵!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竹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