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苏北宝应县城先后发现多处北宋时期的墓葬。在县建筑公司工地,当考古人员将11号墓随葬品清理完毕时,发现了一块手拇指大小的东西被淤泥包裹着,清理时,越洗越黑。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段墨的残块,后经仔细清理,终于将残为4块的墨锭全部取出。 该墨锭(见图)为牛舌形,长14.9厘米,最大宽3.9厘米,厚1厘米,重40克。正面阳文楷书“东山贡墨”四字,字四周有双线方框,背面素纹。此墨为模铸松烟墨,字表面有金的痕迹,看来采用了泥金工艺。 墨是中华民族文房四宝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有用笔墨描绘的图案,殷商时人们用碳素(墨的原料)在甲骨上书写文字。战国时期已经能够制造出块状的松烟墨。墨由东汉丸形向六朝块柱状过渡,唐代舟形向宋、元牛舌形过渡,明清时期更是品种繁多,古墨所使用的原料主要分为松烟、石墨、漆烟和桐烟四种,尤以松烟为最古,诚如曹植所言“墨出青松烟”。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轻、色暗,“东山贡墨”具备此特点。 “东山”,乃产地之名。北宋晁贯之《墨经》中对东山贡墨有详细记载:“兖沂登密之间山,总谓之东山,镇府之山侧曰西山,自昔东山之松,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品惟上上……”可见山东东山是宋代我国著名的产墨地之一。 “贡墨”是诸多地方贡品之一种。安徽歙县和河北易县都有贡墨的记载和制墨名人的记载。“东山贡墨”实物的出土,证明山东东山无疑也有“贡墨”的悠久历史。 宝应出土的“东山贡墨”其造型之别致,原料之上乘,模制之精细,铭文之清晰,涂金之讲究,且埋于地下近千年,仍保存尚好,在我国墨品中极为罕见,同时也为研究宋代制墨工艺和宋代墨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