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龙海市的钱币收藏爱好者陈阿泉有两张十分罕见的“红军纸币”。昨日,记者慕名前往陈阿泉家,一睹纸币“真容”。 陈阿泉告诉记者,这两张“红军纸币”是不久前在漳州旧货市场购买的。而销售者是从龙岩长汀的一位农民手中买来的。记者看到,该券正面上方印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2字,左右各印一颗五角星,中间及四角由对称花饰组成,并纪值“伍角”字样,下方注明:“凭票贰张兑换银壹圆”,编码是A584773和D505217。背面以对称花饰为图案,上方刊写“国家银行”四字,下方纪印刷日期:1933年,票幅67毫米×103毫米,下面呈浅紫色,背面呈浅红色。 据有关资料,1932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成立,毛泽民任行长。成立之时,制定了银行章程,分5章31条。以国币100万元作开行之本,统一发行货币。当时打算发行1元、5元、10元、5分、1角、2角、5角七种面值银元券,由于战争经济需要,5元、10元两种高面值券没有发行。纸币发行后,以瑞金为中心的21个苏维埃县内根据地广泛地流通使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国家银行随军长征,并一度停止发行货币。但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时期,为筹集物资,打开市场,保障供给,国家银行一度发行货币,在离开遵义时,用银元和实物全部收回。国家银行随军到达陕北后,中央政府成立了西北办事处,国家银行也相继成立了西北分行。1937年1月西北分行随中央政府机关迁至延安后,为进一步适应统一战线形势的需要,决定统一战线统一边区币制,从而停止了国家银行货币发行工作,并开始全面回收苏币。 据了解,“红军纸币”能够遗留至今已寥若晨星,散落在民间的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及其地方势力,对苏区进行多次“清剿”,苏区的纸币、文件、报刊等大部分被毁。现在所剩无几的纸币是苏区革命群众冒着随时被砍头的危险保存下来的,他们将纸币藏在房梁上、墙缝里,或用羊皮包好、用泥做成砖状等藏下来,保留至今,实为不易,是非常珍贵的革命文物。 据专家介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银元券,是我党早期领导的工农兵民主政权首次印制的纸币,尽管仅存世3年时间,发行656175元,从质量上也显得非常朴素,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朴素美。特别是票面中心所使用复杂的花符图案,直至今日仍在沿用。 |